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眼镜镜片检测需要遵循哪些国家或行业标准

三方检测机构-蒋工 2023-10-05

眼镜镜片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眼镜镜片作为视力矫正与眼部防护的核心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佩戴者的视觉健康与安全。为确保镜片性能稳定、符合使用需求,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与行业标准,覆盖从基础光学指标到特殊功能的全维度要求。这些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依据,也是检测机构的判定准则,更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将系统梳理眼镜镜片检测需遵循的关键标准,解析其核心要求与实际应用。

基础通用标准:GB 10810系列的“底线框架”

GB 10810是我国眼镜镜片的基础通用标准体系,其中GB 10810.1-2022《眼镜镜片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是核心纲领。该标准规定了镜片的术语定义、分类(按光度分为单光、多焦点、渐进多焦点等)、基本要求与试验方法,覆盖了几乎所有常见镜片类型。

在关键指标上,GB 10810.1-2022对光学中心位置提出明确限制:单光镜片的光学中心水平偏差不得超过±1.0mm,垂直偏差不超过±0.5mm——这是因为光学中心偏移会导致佩戴者出现棱镜效应,引发视疲劳或头晕。此外,棱镜度偏差要求≤0.25△,确保镜片的矫正效果准确。

针对多焦点镜片,标准还规定了子镜片的位置偏差:子镜片顶部与镜片几何中心的垂直距离偏差不超过±1.0mm,水平距离偏差不超过±0.5mm。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多焦点镜片的“切换舒适度”,是生产中必须严格管控的环节。

光学性能核心:GB 10810.3的透射比规范

光学性能是镜片的“核心功能指标”,GB 10810.3-2006《眼镜镜片 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专门对此作出规定。该标准将透射比分为可见光透射比(VLT)、紫外线透射比(UVT)和红外透射比(IRT)三类,其中前两类是检测重点。

对于普通近视/远视镜片,标准要求可见光透射比≥89%——这是为了保证镜片的“通光性”,避免因透光率不足导致视觉亮度下降。而太阳镜等防护类镜片则根据GB 14866的补充,按透射比分为浅色(VLT 40%~80%)、中色(VLT 18%~40%)、深色(VLT 8%~18%)三类,满足不同场景的防护需求。

紫外线透射比的要求更为严格:所有镜片的UV-B(280~315nm)透射比必须≤1%,UV-A(315~400nm)透射比≤10%。这是因为紫外线会损伤角膜与视网膜,镜片的紫外线防护能力是眼部健康的重要屏障。检测时需使用分光光度计,在280~400nm波长范围内逐点测量透射比。

理化耐久性:GB 10810.4与10810.5的“耐用性考验”

镜片的耐用性直接影响使用寿命与日常体验,GB 10810.4-2012《眼镜镜片 第4部分:抗冲击性能》与GB 10810.5-2012《眼镜镜片 第5部分:表面耐磨要求》分别从抗冲击与耐摩擦两个维度作出规定。

抗冲击性能试验采用“落球法”:对于厚度≥2.0mm的镜片,用直径12.7mm、质量16g的钢球从1.27m高处自由落下,冲击镜片中心区域;若镜片厚度<2.0mm,则钢球质量改为6.3g。标准要求镜片不破碎、不出现裂纹——这是为了防止镜片受撞击后碎裂伤害眼部。

表面耐磨性能通过“羊毛毡摩擦试验”检测:用沾有研磨剂的羊毛毡在镜片表面摩擦100次后,测量可见光透射比的变化。标准要求透射比下降≤5%,且镜片表面无明显划痕。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树脂镜片等易刮材质的“耐刮花能力”,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安全强制要求:GB 14866的“防护红线”

GB 14866-2006《个人用眼护具 技术要求》是眼镜镜片(尤其是太阳镜、防护镜)的强制安全标准,属于“必须达标”的红线。该标准在GB 10810的基础上,对防护类镜片的性能提出更严格要求。

以太阳镜为例,GB 14866不仅要求可见光透射比符合分类(如深色太阳镜VLT 8%~18%),还增加了“交通信号透射比”要求:对于红、黄、绿三种交通信号灯的透射比,必须满足红灯≥8%、黄灯≥8%、绿灯≥10%——这是为了确保佩戴者在驾驶时能清晰识别交通信号。

抗冲击性能方面,GB 14866要求所有防护类镜片通过“钢球冲击试验”:直径6.35mm、质量0.86g的钢球从1.5m高处落下,镜片不破碎。这比普通镜片的试验条件更严格,因为防护镜需应对更复杂的冲击场景。

特殊功能镜片:专项标准的“精准定义”

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防蓝光、渐进多焦点等特殊功能镜片成为市场热点,对应的专项标准也随之出台,确保功能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防蓝光镜片需遵循GB/T 38120-2019《防蓝光眼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技术要求》。该标准定义了“防蓝光镜片”的术语(能减少400~450nm波段蓝光透射的镜片),并规定了核心指标:蓝光透射比(400~450nm)≤80%,且可见光透射比≥80%(透明防蓝光镜片)或符合太阳镜透射比要求(有色防蓝光镜片)。此外,标准要求镜片必须标注“防蓝光”字样及防护等级(如“BL1”“BL2”),避免虚假宣传。

渐进多焦点镜片则参考GB/T 37924-2019《渐进多焦点眼镜片》。该标准对渐进镜片的“通道长度”(从远用区到近用区的垂直距离)、“散光区大小”(镜片两侧的散光区域范围)、“光度变化梯度”(远用区到近用区的光度变化速率)等指标作出规定。比如通道长度要求≥12mm,确保佩戴者能顺畅切换远、中、近视觉区域。

细分人群适配:老视镜与儿童镜的专属要求

老视镜与儿童镜因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有专门的标准要求,更强调“适配性”与“安全性”。

老视镜需遵循QB/T 2506-2017《老视眼镜》。该标准规定老视镜的顶焦度范围为+0.50D~+4.00D,顶焦度偏差≤±0.12D——这是因为老视患者的调节能力下降,光度偏差过大会导致阅读疲劳。此外,标准要求老视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佩戴者的瞳距偏差≤±2mm,确保光学中心与瞳孔对齐。

儿童眼镜则需符合GB/T 38005-2019《儿童眼镜架及眼镜片安全要求》。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标准对镜片抗冲击性能提出更严格要求:直径6.35mm、质量0.86g的钢球从1.5m高处落下,镜片不破碎;同时,镜架的边缘必须光滑无毛刺,避免刮伤儿童皮肤。此外,标准禁止使用含双酚A(BPA)的材料,确保儿童使用安全。

行业补充:QB系列标准的“细节完善”

除了国家标准,轻工行业标准(QB)也对眼镜镜片的细节作出补充,覆盖细分领域。

比如QB/T 4733-2014《眼镜镜片 表面反射率要求及测试方法》,规定了镜片表面反射率的限值:单光镜片的表面反射率≤1.5%(单层膜)或≤0.5%(多层膜)——这是为了减少镜片表面的反光,提高视觉清晰度。检测时需使用反射率仪,在可见光范围内测量镜片前后表面的反射率。

再比如QB/T 5165-2017《变色眼镜片》,对变色镜片的“变色速度”“褪色速度”“变色均匀性”作出规定:变色镜片在阳光下(100000lux)照射15秒后,可见光透射比应下降到初始值的30%以下;在室内(500lux)放置5分钟后,透射比应恢复到初始值的80%以上。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变色镜片的使用体验。

国际标准参考:ISO 14889的“接轨方向”

虽然我国有完善的本土标准,但国际标准ISO 14889《Ophthalmic optics — Uncut finished spectacle lenses》仍是重要参考依据,许多国内标准的指标与试验方法都借鉴了ISO 14889。

比如ISO 14889-1:2019《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对顶焦度的测量方法(使用顶焦度计,测量镜片的后顶点焦度)、光学中心的确定方法(通过寻找镜片的光度中心)等作出详细规定,这些方法与GB 10810.1-2022的要求一致。

对于出口型企业,除了符合国内标准,还需满足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比如欧盟的EN 1836标准、美国的ANSI Z80.1标准。这些标准在指标上与ISO 14889接近,但部分细节(如抗冲击试验的钢球质量)可能略有不同,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调整生产与检测流程。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