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皮革箱包偶氮测试中金属配件与面料的分别检测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3-04-19

偶氮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偶氮染料是皮革箱包生产中常用的着色剂,但其在人体汗液、酸碱环境下可能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如联苯胺、4-氨基联苯),这些物质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可能诱发膀胱癌、肝癌等疾病。皮革箱包由面料(皮革、织物、人造革)和金属配件(拉链、锁扣、铆钉)组成,两者材质与生产工艺差异大:面料的偶氮污染多来自染色工序,金属配件则多来自表面涂层或塑料部件的着色。若采用统一检测方法,易遗漏某一部位的风险,因此分别检测是确保产品安全合规的关键环节。

偶氮染料的风险与皮革箱包检测的必要性

偶氮染料因着色力强、成本低,广泛用于皮革鞣制染色、织物纺织印花及人造革涂层着色,占纺织皮革染料的60%以上。但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键(-N=N-),当接触人体皮肤时,汗液的弱酸性环境(pH4.5-6.5)会激活偶氮键断裂,释放出芳香胺类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联苯胺、4-氨基联苯等19种芳香胺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导致DNA突变。皮革箱包作为日常用品,直接接触手部、肩部皮肤,尤其是儿童箱包,孩子啃咬或接触皮肤的频率更高,风险更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面料与金属配件的偶氮污染路径完全不同:面料的偶氮染料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添加到纤维内部;金属配件本身不含偶氮,但表面的油漆、油墨涂层或塑料部件(如拉链头)可能使用偶氮染料着色。若将两者混合检测,金属的刚性结构会阻碍面料中芳香胺的提取,而面料的柔软纤维也会吸附金属涂层的污染物,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皮革箱包面料的偶氮测试要点

皮革箱包的面料主要分为三类:天然皮革(牛皮、羊皮)、纺织织物(尼龙、涤纶)、人造革(PVC、PU)。不同面料的偶氮来源与测试处理方法差异显著。

天然皮革的偶氮染料多存在于鞣制后的染色工序,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会使用含偶氮的直接染料。测试前需先去除表面涂饰层——用180目砂纸轻轻打磨皮革表面,直到露出下面的纤维组织(避免磨到真皮层以下的脂肪层),然后取2-3g纤维碎片作为样品。若保留涂饰层,其含有的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会包裹偶氮染料,导致提取不完全。

纺织织物的偶氮染料来自纺纱或织布后的染色环节,如活性染料、分散染料中可能含偶氮成分。测试时需将织物剪成5mm×5mm的碎片,混合均匀后取1g样品——碎片太小易丢失,太大则提取不充分。对于有印花的织物,需单独测试印花部位,因为印花油墨的偶氮含量通常高于面料本身。

人造革的偶氮污染主要来自表面涂层,基布(通常是涤纶布)本身偶氮含量较低。测试时需用刀片刮取涂层部分(约1g),或用乙酸乙酯浸泡30分钟,使涂层与基布分离后,单独提取涂层样品。若直接将整个人造革剪碎检测,基布的纤维会稀释涂层的偶氮浓度,导致结果偏低。

金属配件为何需要单独进行偶氮检测

皮革箱包的金属配件包括拉链、锁扣、铆钉、装饰扣等,这些部件虽体积小,但与人体接触的频率不低——比如拉链每天都会被拉动,锁扣会被手频繁触摸。金属配件的偶氮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表面涂装的油漆或油墨、塑料部件(如拉链头的PVC握把)、镀层前的打底涂料(如镀铬前用的环氧树脂涂层)。

以拉链为例,尼龙拉链的齿牙是塑料材质,生产时可能添加偶氮染料着色;金属拉链的拉头通常是锌合金材质,表面会涂一层黑色或金色的油漆,油漆中的颜料可能含偶氮。这些涂层中的偶氮染料不会因为金属的坚硬结构而稳定,相反,长期摩擦会导致涂层脱落,染料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更关键的是,金属配件的检测方法与面料完全不同:面料是通过酸性汗液浸泡提取,而金属的涂层是固体薄膜,需要用物理刮取或溶剂溶解的方式获取样品。若将金属配件与面料混合,金属的重量会稀释样品浓度,且金属中的铁、铜等元素会与提取液中的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反应,消耗还原剂,导致偶氮键无法完全断裂,检测结果假阴性。

面料偶氮测试的样品处理与流程

面料偶氮测试的核心是模拟人体接触环境,提取可能释放的芳香胺。以GB/T 19942-2005《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为例,流程分为三步:样品制备、还原提取、分离检测。

样品制备环节,天然皮革需去除涂饰层后,取2g纤维碎片;纺织织物取1g剪碎的样品;人造革取1g涂层碎片。所有样品需避免接触金属器具,防止金属离子污染。

还原提取时,将样品放入100mL酸性汗液(由0.5%氯化钠、0.2%磷酸二氢钠组成,pH调至5.5),60℃水浴振荡1小时,模拟人体汗液的温度与酸碱度。然后加入1g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剂),继续振荡30分钟,使偶氮键断裂为芳香胺。

最后用乙醚萃取两次(每次50mL),合并萃取液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mL,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GC-MS的优势是能准确定性,HPLC则更适合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可提高结果准确性。

金属配件偶氮测试的特殊方法

金属配件的偶氮测试难点在于“分离涂层与基体”。以金属锁扣为例,表面的金色涂层是丙烯酸树脂漆,测试时需用刀片沿锁扣表面轻轻刮取,收集至少1g涂层粉末——刮取时要避免刮到金属基体,否则铁、锌等元素会干扰检测。

对于塑料配件(如拉链头的PVC握把),直接剪碎成1mm×1mm的颗粒即可,无需额外处理。若配件是金属与塑料结合(如锁扣的塑料按钮),需用工具将塑料部分拆下,单独检测。

提取环节,金属涂层的样品不能用酸性汗液浸泡,因为涂层不溶于水。通常采用索氏提取法:将涂层样品放入滤纸筒,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80℃回流6小时,确保涂层中的偶氮染料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后续步骤与面料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配件的检测限要求更高——因为涂层的厚度通常只有几十微米,偶氮染料的含量本身较低,所以检测仪器的灵敏度需达到1mg/kg以下,避免漏检。

检测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

面料检测中,皮革的鞣剂是主要干扰源。铬鞣皮革中的三价铬离子会与芳香胺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阻碍提取。解决方法是在还原提取前,用10%的草酸溶液浸泡样品30分钟,草酸中的羧基会与铬离子结合,释放出芳香胺。

纺织织物中的荧光增白剂也会干扰检测——荧光物质会在HPLC的紫外检测器中产生假峰,影响芳香胺的定量。处理方法是在提取液中加入0.5g活性炭,振荡10分钟后过滤,活性炭会吸附荧光增白剂,而不影响芳香胺。

金属配件检测的干扰主要来自涂层中的颜料。比如黑色涂层中的炭黑,会吸附芳香胺分子,导致提取率降低。解决方法是延长索氏提取时间至8小时,或提高提取温度至90℃,增强溶剂的渗透力。此外,金属基体中的铁离子会与连二亚硫酸钠反应,消耗还原剂,因此需增加还原剂的用量至1.5g,确保偶氮键完全断裂。

标准差异对分测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偶氮检测标准对“分测”的要求不同,直接影响检测流程。比如欧盟REACH法规附件17要求,所有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包括面料和金属配件),偶氮染料分解的芳香胺含量≤30mg/kg;中国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则将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限量定为≤20mg/kg,且明确要求“复合产品需分别检测各部分”。

标准对样品处理的要求也有差异:欧盟标准EN 14362-1:2017要求,皮革样品需去除所有表面涂饰,包括防水剂和柔软剂;而美国AATCC 172-2014标准允许保留部分涂饰,因为美国市场更关注实际使用中的迁移量。

对于金属配件,欧盟标准EN 15533-1:2007专门规定了“金属制品表面涂层的偶氮检测方法”,要求提取溶剂使用丙酮而非甲醇,因为丙酮对油漆的溶解力更强;中国GB/T 23344-2009《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则未针对金属配件单独规定,但实际检测中通常参考欧盟方法。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