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环境试验中盐雾腐蚀试验与太阳辐射试验的实施步骤
气候环境试验,盐雾腐蚀试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气候环境试验是评估产品在自然环境中可靠性的核心手段,盐雾腐蚀试验聚焦海洋、工业大气的腐蚀效应,太阳辐射试验则再现紫外线、热量引发的材料老化。两者的规范实施直接决定产品耐候性结论的准确性,本文结合GB/T 2423、GB/T 16422等标准要求与实践经验,详细拆解两类试验的操作逻辑与关键细节。
盐雾腐蚀试验的前期准备
盐雾试验的核心设备是盐雾试验箱,需提前检查箱体密封性(避免雾气泄漏)、喷雾系统的均匀性(喷嘴无堵塞、喷雾范围覆盖所有试样),并确认温度(试验箱内保持35±2℃)、湿度控制功能正常。同时,准备去离子水供应系统,确保喷雾用水的电导率≤10μS/cm。
试样需满足“原始状态”要求:成品需保留出厂表面(如涂层、镀层),不得打磨或清洗;板材试样尺寸建议为150mm×75mm×(0.8-2.0)mm,边缘用砂纸打磨至R0.5圆角(防止应力腐蚀)。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3件,需用钢印或耐盐雾标签标注编号、材质、批次。
盐溶液配制需严格遵循标准:使用分析纯氯化钠,按5±1%的质量浓度溶解于25℃左右的去离子水(加速溶解),静置24小时去除溶液中的气泡。用精密pH计测量溶液pH值,若偏离6.5-7.2范围,用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微调注意避免过度搅拌导致CO₂融入影响pH值。
盐雾腐蚀试验的实施流程
试样安装需模拟“自然暴露”姿态:将试样固定在试验箱内的塑料或玻璃支架上,与垂直方向成15-30°角(对应户外产品常见的倾斜状态),试样间横向、纵向间距均不小于20mm,防止喷雾被遮挡或腐蚀产物滴落污染相邻试样。
试验参数设定需匹配产品应用场景:连续喷雾试验(模拟长期潮湿环境)的温度保持35℃,喷雾量控制在1.0-2.0mL/(h·80cm²);间歇喷雾(模拟干湿交替环境)按“喷雾1小时、停1小时”循环,总周期根据产品寿命要求确定(如汽车零部件常用48小时、家电产品常用96小时)。
喷雾操作需循序渐进:先启动试验箱预热至35℃,待温度稳定后开启喷雾系统(避免冷启动导致雾气凝结)。过程中每2小时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皿(直径100mm)收集喷雾液,称质量后计算单位时间喷雾量若偏离范围,需调整喷嘴压力(一般为0.05-0.1MPa)。
中间检查需“轻触轻动”:每12小时观察试样表面状态(如是否出现锈蚀斑点、涂层起泡),但不得取出试样;同时抽取盐溶液100mL,用密度计测量浓度(密度1.025-1.040g/cm³对应5%浓度),若浓度低于4%需补充氯化钠,高于6%则全部更换溶液。
盐雾试验后的试样处理与评定
试验结束后,用38℃以下的去离子水冲洗试样水流速度控制在0.5-1L/min,从试样顶部缓慢淋下,去除表面残留盐渍。注意避免用力擦拭,防止破坏腐蚀产物层(若需保留腐蚀产物,可跳过冲洗步骤)。
冲洗后的试样需在“标准环境”中干燥:25±5℃、相对湿度45%-55%的房间内放置24小时,或用40℃鼓风干燥箱干燥1小时(避免高温导致腐蚀产物分解)。干燥后用数码相机拍摄试样全貌,记录腐蚀位置与形态。
结果评定需结合产品标准:金属试样用“腐蚀率”评估(腐蚀面积/总面积×100%),如GB/T 10125要求“一级品腐蚀率≤1%”;涂层试样检查“附着力”(用划格法)、“起泡等级”(按GB/T 9286评级);若需深入分析,可用X射线衍射仪(XRD)鉴定腐蚀产物成分(如铁锈中的Fe₃O₄、Fe₂O₃)。
太阳辐射试验的前期准备
太阳辐射试验的核心是“模拟自然太阳光谱”:试验设备需选用符合GB/T 16422.2的太阳辐射模拟器A法模拟器(模拟正午太阳)光谱覆盖300-1100nm,B法模拟器(模拟多云天气)覆盖280-300nm紫外线。同时,试验箱需具备-40℃至85℃、10%-95%RH的温湿度控制能力。
试样安装需还原“实际使用场景”:户外产品(如光伏组件、汽车外饰)固定在与水平面成45°的铝制支架上(朝向模拟器光源);室内产品(如手机屏幕)按实际使用方向放置(如垂直于光源)。试样表面用无水乙醇擦拭,去除油污或灰尘(避免影响辐照度吸收)。
参数校准是试验准确性的关键:用标准硅辐照计在试样位置测量辐照度,确保达到设定值(如1000W/m²±5%,对应自然太阳的“峰值辐照度”);用光谱辐射计测量模拟器光谱分布,与自然太阳光谱的偏差需≤±10%(若偏差过大,需更换滤光片)。
太阳辐射试验的实施流程
试样需先“适应环境”:放入试验箱后,在25℃、50%RH下放置4小时,使试样温度与环境平衡若直接启动辐照,试样表面会因热胀冷缩出现微裂纹(尤其塑料、橡胶材料)。
辐照阶段需“周期控制”:开启模拟器,调整辐照度至1000W/m²,开始计时。若模拟“昼夜循环”,则按“辐照8小时、黑暗4小时”循环(对应热带地区的日照时间),总周期根据产品寿命要求确定(如户外塑料件常用1000小时、涂料常用2000小时)。
温湿度协同是“老化模拟”的核心:辐照时,试验箱温度升至60±5℃(模拟太阳照射后的升温),相对湿度降至30%以下(模拟干燥环境);黑暗阶段温度降至25℃,湿度升至70%(模拟夜间露水)。过程中用热电偶贴在试样表面,监测温度若超过材料耐热极限(如ABS塑料≤80℃),需降低辐照度或增加通风。
试样监测需“高频次、少干预”:每24小时检查一次表面状态(如变色、开裂、涂层脱落),用色差仪测量颜色变化(ΔE≤3为合格);同时记录辐照度、温度、湿度数据若辐照度波动超过±10%,需暂停试验,校准模拟器后重新开始。
两类试验的共性注意事项
设备校准需“定期、全面”:盐雾箱每季度校准温度、湿度传感器,每年校准喷雾量;太阳辐射模拟器每月校准辐照度,每半年校准光谱分布。校准机构需具备CNAS资质,校准报告保留3年以上。
数据记录需“可追溯”:试验前记录设备编号、校准日期、试样初始状态;试验中记录每小时的温度、湿度、辐照度、喷雾量;试验后记录试样处理过程、结果评定数据。电子记录需备份,纸质记录需用耐候纸书写(避免受潮模糊)。
人员操作需“专业、规范”:试验人员需经过培训,掌握标准要求(如GB/T 2423.17、GB/T 16422.2);操作时戴手套(避免指纹污染试样),穿实验服(防止汗液接触设备)。
试验中的异常情况处理
若盐雾箱喷雾系统故障(如喷嘴堵塞):立即停止试验,关闭喷雾泵,拆下喷嘴用去离子水清洗(避免用金属工具刮擦);清理后重新校准喷雾量,之前的试验时间扣除故障时间,重新计算总周期。
若太阳辐射试验中试样开裂:暂停试验,分析原因可能是试样未预处理(热胀冷缩)、辐照度过高(超过材料极限)或温湿度波动过大。确认原因后,调整参数(如降低辐照度至800W/m²)或重新制备试样(增加预处理时间至6小时),再继续试验。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