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锚杆抗拔试验第三方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2-10-23

锚杆抗拔试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锚杆是岩土工程中维持边坡稳定、基坑支护及隧道衬砌安全的核心构件,其抗拔性能直接关系工程可靠性。第三方检测作为独立公正的质量验证环节,需通过科学方法准确评估锚杆抗拔承载力。本文结合规范与实践,梳理锚杆抗拔试验第三方检测常用方法,覆盖基本拉拔、预应力张拉、群锚等场景,为工程检测提供实操参考。

锚头直接拉拔试验(基本试验法)

锚头直接拉拔试验是锚杆抗拔检测最基础的方法,原理是通过反力装置对锚头施加轴向拉力,模拟实际受力状态,通过荷载-位移曲线判断抗拔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锚杆类型,是第三方检测的“必测项”。

试验设备需满足精度要求:反力架承载力需大于试验荷载1.2倍,常用桩顶或地面锚桩反力架;液压千斤顶吨位匹配设计荷载(如100kN设计荷载选200kN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精度0.5级以上,位移计用百分表或电子传感器(精度0.01mm),需固定在稳定基准点。

步骤分五步:清理锚头杂物与锈蚀,确保杆体与千斤顶接触;安装反力架,调整中心与锚杆轴线重合;安装千斤顶与传感器,千斤顶居中放置;分级加载(设计荷载1/10-1/15每级),每级维持10-15分钟记录位移;出现位移骤增(前一级5倍)、杆体断裂或反力架变形时停止,前一级为极限抗拔力。

注意细节:反力架安装后检查稳定性,避免倾倒;位移计基准点固定在不受试验影响的结构(如混凝土桩);加载时观察锚杆状态,若杆体弯曲或锚头松动立即停止排查。

全长粘结型锚杆抗拔试验

全长粘结型锚杆通过水泥砂浆或树脂将杆体与岩土粘结成整体,抗拔力来自粘结面剪切强度,是建筑边坡、基坑支护最常用类型。试验需重点关注荷载传递规律与粘结层完整性。

其荷载传递是“渐进式”——锚头受拉后,荷载从锚头向孔底逐步传递,因此需监测不同深度杆体应变:在杆体粘贴应变片(间距1-2m),加载时测读数,绘应变分布曲线,判断粘结层受力集中区。

加载需适应粘结层变形:水泥砂浆粘结层变形需时间稳定,软土或松散岩层中每级维持15-20分钟。加载过快会导致粘结层提前破坏,无法测准极限承载力。

破坏形态分析关键:粘结面剪切破坏(锚固体与岩土滑动)、锚固体内部破坏(水泥砂浆开裂)、杆体拉断。破坏在粘结面说明岩土强度不足或注浆不密;在锚固体内部说明砂浆强度不达标;杆体拉断则材质问题。

试验前需查注浆质量:用超声波检测仪测锚固体完整性,若有空洞、离析先处理再试验,避免注浆缺陷影响结果。

预应力锚杆张拉型抗拔试验

预应力锚杆安装后预施加张力,抵消岩土变形,试验不仅测极限承载力,还要测预应力损失与长期稳定性。这类锚杆常用于高边坡、大跨度隧道支护。

流程分预张拉与分级加载:预张拉取设计预应力10%-20%,消除杆体松弛与锚具间隙;分级加载每级为设计预应力20%,基本试验加载到1.5倍设计荷载,验收试验到1.2倍;每级维持5-10分钟,记录张拉力与位移;卸载时分级记录残余位移。

监测项目除张拉力与位移,还要测预应力损失:张拉后24小时、7天、14天、28天测预应力值,分析损失原因(锚具变形、杆体松弛、岩土蠕变);永久性锚杆需长期监测,安装应力计定期测杆体应力。

设备要求更高:电动油泵需稳定控压,压力传感器精度0.2级,位移传感器测微小变化(0.001mm);锚具需符合规范,避免滑丝失效。

注意事项:预张拉缓慢加载,避免杆体突然受力;加载时观察锚具状态,若滑丝或松动停止;卸载后查残余位移,过大(超总位移20%)说明长期稳定性差。

自钻式锚杆抗拔试验

自钻式锚杆是钻孔、安装、注浆一体化的锚杆,杆体为中空钢杆带钻头,钻孔时注泥浆或水泥浆形成锚固体,适用于破碎岩层或松软土层。

试验特点:杆体同时作钻杆与锚杆,抗拔力取决于粘结面剪切强度与杆体抗拉强度;锚固体与岩土接触更紧密,因钻孔时泥浆填充孔隙提高粘结力。

试验前查杆体完整性:用超声波测杆体内部裂纹;加载时同时监测杆体应变(应变片或光纤传感器)与锚头位移,判断荷载在杆体与粘结层的分布;长锚杆(超10m)需测不同深度应变,分析荷载传递规律。

破坏形态:杆体拉断(强度不足)、粘结面剪切破坏(粘结力不足)、锚固体与杆体分离(注浆差)。记录破坏位置,调整设计参数。

注意:试验荷载考虑杆体抗拉强度,避免杆体断裂;注浆控压力与流量,确保浆体充满钻孔;清理杆体外露部分,避免泥浆影响传感器安装。

复合地基锚杆群抗拔试验

复合地基中锚杆成组布置,共同承担荷载,需做群锚试验检测协同工作能力,适用于CFG桩复合地基、锚杆复合地基等场景。

试验设计:群锚数量3-6根,布置与实际一致(矩形、三角形);反力架覆盖整个群锚,确保反力均匀;荷载通过分配梁传至每个锚杆,分配梁需承受试验荷载且刚度足够,避免变形导致荷载不均。

监测项目:每个锚杆的锚头位移与荷载、群锚整体位移(水平仪测反力架沉降)、相邻锚杆相互影响(应变片测相邻杆应变);软土地基需测地基整体变形(测斜仪测深层位移)。

结果分析:群锚极限抗拔力不是单锚叠加,因相邻锚杆荷载干扰,群锚效率(群锚极限承载力与单锚之和的比值)小于1。计算群锚效率,判断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注意:反力架足够大,避免反力集中导致地基破坏;加载同步,避免偏心;传感器布置在锚杆对称位置,确保数据准确。

岩层与土层锚杆的差异化抗拔试验

岩层(花岗岩、石灰岩)抗压强度高、变形小、粘结力大;土层(粘土、砂土)抗压强度低、变形大、粘结力小,试验方法需差异化调整。

岩层锚杆试验:加载速率稍快(每级5-10分钟),因岩层变形小;监测粘结面破坏(声波仪测完整性)与杆体应变;破坏形态多为粘结面剪切或杆体拉断。

土层锚杆试验:加载速率慢(每级15-20分钟),因土层蠕变明显;监测土体塑性变形(百分表测锚头蠕变)与地基沉降;破坏形态多为土体整体滑动或粘结面剪切。

设备调整:岩层反力架可用小型(利用岩层作反力),土层需大反力架(锚桩或压重平台);位移计量程土层更大(几十毫米),岩层更小(几毫米)。

注意:岩层试验前查裂隙,避免粘结力降低;土层查含水量,过高降低粘结力;根据岩土性质调整加载分级,土层每级设计荷载1/15,岩层1/10。

锚固体强度辅助检测法

锚固体强度是抗拔力的保障,第三方检测常用间接方法验证锚固体质量,辅助判断抗拔力是否满足要求,主要有钻芯法与超声波检测。

钻芯法:用钻芯机钻取锚固体芯样(直径100-150mm),取芯深度覆盖整个锚固体;制成标准试件(150mm立方体或100×200mm圆柱体),做抗压强度试验,判断是否达设计要求(如M20砂浆)。

超声波检测:用超声波仪测锚固体波速,波速越高越密实;波速骤降说明有空洞或离析;沿锚杆轴线布测点(间距0.5-1m),全面检测完整性。

结合应用:抗拔试验不满足要求时,用钻芯法查锚固体强度;辅助检测发现缺陷时,增加抗拔试验数量。

注意:钻芯避免损伤杆体(距杆体50mm);超声波用耦合剂(凡士林)确保探头接触良好;结果需与抗拔试验综合分析,不能单独判断。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