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进行lowe玻璃第三方检测时需要依据哪些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呢

三方检测机构-孟工 2022-09-25

玻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Low-E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是现代节能建筑与汽车领域的核心材料,其通过在玻璃表面镀制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膜层,实现对红外热辐射的低发射、高反射,从而提升节能效率。第三方检测作为验证Low-E玻璃性能是否达标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规范——这些标准不仅明确了检测项目与方法,更确保了结果的权威性与可比性。本文将系统梳理Low-E玻璃第三方检测中涉及的核心标准,涵盖基材、膜层性能、耐久性、安全性及不同应用场景的专用要求,为检测实践提供清晰依据。

玻璃基材的基础性能检测标准

Low-E玻璃的性能依赖于底层平板玻璃的质量,基材的缺陷会直接影响膜层的均匀性与稳定性。现行核心基材标准为GB 11614-2022《平板玻璃》,该标准对浮法玻璃的尺寸偏差(如长度偏差≤±2mm/米)、厚度公差(4mm玻璃±0.2mm)、外观质量(气泡直径≤1.5mm、结石长度≤10mm)及弯曲度(≤0.1%)做出明确规定。例如,若基材存在直径2mm的气泡,膜层镀制后易出现局部“亮点”,导致热性能不均。

若基材为钢化玻璃(如钢化Low-E中空玻璃),还需符合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的基材要求——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需满足“每50mm×50mm面积内碎片数40~300片”,且无尖锐棱角,避免因基材破裂影响膜层完整性。

Low-E膜层光学性能的检测依据

光学性能是Low-E玻璃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透光性与遮阳效果。检测光学性能的基础标准为GB/T 2680-2021《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该标准规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380nm~780nm(可见光)、300nm~2500nm(太阳光)范围内的透射比,计算加权平均值(如可见光透射比精确至0.1%)。

针对Low-E膜层的专属要求,需参考GB/T 18915.2-2013《镀膜玻璃 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该标准明确:建筑用Low-E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Tvis)需≥30%(高透型)或≥20%(遮阳型);紫外线透射比(Tuv)需≤50%(减少家具老化);核心指标辐射率(ε)需≤0.15(高透)或≤0.20(遮阳)——辐射率的测试采用红外光谱仪,针对8μm~13μm的远红外波段,这是区分Low-E玻璃与普通镀膜玻璃的关键。

Low-E膜层热性能的核心标准

热性能决定了Low-E玻璃的节能效果,核心指标为传热系数(U值)与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U值反映保温能力(U值越小越好),g值反映遮阳能力(g值越小越好)。

U值的测定遵循GB/T 2680-2021的计算方法:通过测试玻璃的热导率(如浮法玻璃0.96W/(m·K))、厚度及膜层辐射率,结合环境温度(20℃)与辐射条件(黑球温度20℃),计算稳态传热系数。例如,4mm浮法+Low-E膜+12mm空气层+4mm浮法的中空玻璃,U值需≤1.8W/(m²·K)(满足严寒地区要求)。

g值的计算需结合太阳光直接透射比(Tsol)与二次热传递(玻璃吸收太阳能后向室内辐射的热量),同样依据GB/T 2680-2021。建筑用Low-E玻璃的g值通常≤0.55(遮阳型)或≥0.60(高透型),具体需匹配建筑的节能需求。

Low-E膜层耐久性的检测规范

耐久性是Low-E玻璃使用寿命的关键,涵盖附着力、耐化学性、耐候性三大类指标。

附着力检测用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用划格刀划10×10个1mm×1mm方格,胶带撕离后脱落面积≤5%为1级(最佳)——若脱落面积超过10%,膜层易在使用中脱落。

耐化学性遵循GB/T 18915.2-2013:耐酸性用1%盐酸浸泡24小时,耐碱性用0.1%氢氧化钠浸泡24小时,耐温水性用60℃温水浸泡24小时——试验后膜层需无脱落、无变色。例如,若膜层在碱液中出现斑点,说明抗污染能力不足,易受雨水腐蚀。

耐候性用GB/T 1865-2009《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模拟阳光、雨水、温度变化,曝露500小时后,可见光透射比变化率≤5%、辐射率变化率≤10%——确保膜层在户外环境中长时间保持性能稳定。

Low-E玻璃安全性能的相关标准

若Low-E玻璃用于建筑外窗或汽车,需满足安全性能要求,核心标准为安全玻璃规范。

建筑用钢化Low-E玻璃需符合GB 15763.2-2005:抗冲击性用1040g钢球从1m高度撞击,玻璃不得破碎;抗弯强度≥90MPa,以承受风压。例如,高层住宅外窗的钢化Low-E玻璃,若抗弯强度不足,易因强风变形破裂。

建筑用夹层Low-E玻璃需符合GB 15763.3-2009:胶合层耐湿性用50℃温水浸泡168小时,不得出现气泡或脱层;耐热性用100℃烘箱加热2小时,胶合层不得流淌——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玻璃分层。

汽车用Low-E玻璃需符合GB 9656-2016《汽车安全玻璃》:前挡风玻璃可见光透射比≥70%(确保视野);抗穿透性用680g钢球从4m高度撞击,不得穿透;侧窗玻璃破碎后碎片需无尖锐棱角,避免伤人。

建筑领域专用的节能评价标准

Low-E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需满足国家与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这些标准是检测时的“合规门槛”。

国家层面核心标准为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全国分为5个气候区,对建筑外窗的U值与g值做出限制。例如,严寒地区A区公共建筑外窗U值≤1.5W/(m²·K)、g值≤0.50;夏热冬暖地区南区U值≤3.0W/(m²·K)、g值≤0.40。

地区标准如JGJ 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居住建筑外窗U值≤2.8W/(m²·K)(南向)或≤2.5W/(m²·K)(北向),g值≤0.55(南向)或≤0.50(西向);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外窗U值≤1.8W/(m²·K)(底层)或≤1.6W/(m²·K)(顶层)。检测时需根据项目所在地区,验证玻璃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用Low-E玻璃的特殊规范

汽车用Low-E玻璃与建筑用的性能要求差异大,需遵循专用标准。

GB/T 31849-2015《汽车用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核心标准,规定:前挡风玻璃可见光透射比≥70%,侧窗≥50%(深色玻璃除外);辐射率≤0.20;耐候性需通过氙弧灯老化500小时,透射比变化率≤5%。例如,汽车前挡Low-E玻璃的高透光率要求,是为了保证驾驶员在夜间或雨天的视野清晰。

此外,汽车用Low-E玻璃需符合GB/T 11946-2012《汽车安全玻璃术语》的分类要求,以及GB/T 2680-2021中关于汽车玻璃光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前挡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需采用“人眼视觉加权函数”计算,确保结果符合人眼实际感受。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