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高温力学性能检测通常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三方检测机构-祝工 2022-09-10

力学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高温力学性能是材料在高温环境下(通常超过室温或再结晶温度)的力学行为表现,直接决定其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可靠性——比如汽轮机叶片需承受600℃以上长期载荷,航空发动机涡轮盘要应对1000℃以上热冲击。为评估材料的高温承载能力、变形规律与断裂风险,需通过专业实验方法与仪器模拟实际工况,精准测量拉伸、蠕变、疲劳等关键性能。本文系统梳理高温力学性能检测的核心实验方法及对应仪器,为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高温拉伸实验:基础力学性能的直接表征

高温拉伸实验是测量材料在高温轴向载荷下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方法,能获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参数,反映塑性变形与断裂特性。与常温不同,高温下原子扩散加剧,会出现蠕变变形叠加,因此需严格控制温度与加载速率。

试样需符合GB/T 228.2-2015或ASTM E21标准,常用圆棒(直径10mm、标距50mm)或平板试样(厚度2-4mm)。为防氧化,试样表面需打磨光洁,必要时镀镍或通氩气保护。

加热装置以电阻加热炉为主,温度均匀、控制精度±1℃,适用于1200℃以下测试;感应加热通过电磁感应使试样自热,升温快(100℃/s),适合高温(1500℃以上)或小试样,但需注意温度均匀性。温度测量用K型/S型热电偶,固定在试样标距段实时反馈。

仪器核心是电子万能试验机(如Instron 5982、MTS 810),需配高温炉与高温引伸计。高温引伸计用石英(≤1000℃)或陶瓷(≤1600℃)材质,夹持标距段测变形,精度达0.001mm。

测试流程为“升温-保温-加载”:试样装入高温炉,升温至目标温度(如600℃),保温10-30分钟;以恒定应变速率(如0.001/s)加载至断裂;软件记录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性能指标。

蠕变与持久强度实验:长期高温载荷的变形与断裂评估

蠕变是材料在恒定高温、载荷下变形随时间增加的现象;持久强度是恒定温度下达到规定断裂时间(如1000小时)的最小应力。两者共同反映长期高温可靠性,是汽轮机、锅炉选材的关键依据。

蠕变试样标距段更长(如100mm),提高变形测量准确性;持久强度试样注重表面质量,避免划痕加速断裂。

仪器需长期稳定载荷与温度控制,蠕变持久试验机(如ZWICK/Roell Z1000、岛津AG-X)是核心。该机用砝码或伺服电机加载,载荷精度±0.5%;高温炉电阻加热,温度波动≤±1℃;变形测量用LVDT或激光传感器,精度0.0001mm。

蠕变实验流程:试样装夹后升温至目标温度(如700℃),保温后加恒定应力(如200MPa),记录变形-时间曲线,直到断裂或达规定时间(如10000小时)。曲线分初始(速率递减)、稳态(速率恒定)、加速(速率递增)三阶段,稳态速率是关键指标。

持久强度实验需在不同应力下测断裂时间,绘制logσ-logt曲线,外推得规定时间的持久强度。例如某高温合金700℃下1000小时持久强度350MPa,即该温度下350MPa应力可稳定工作1000小时。

高温疲劳实验:循环载荷下的寿命预测

高温疲劳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与高温共同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涉及塑性变形、氧化、裂纹扩展,需测试疲劳寿命(S-N曲线)与裂纹扩展速率(da/dN曲线),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部件的寿命预测。

载荷类型包括拉-拉、拉-压、扭转疲劳,常用正弦波载荷,频率0.1-10Hz(低频模拟长期循环,高频加速测试)。试样需带预制缺口(如V型),模拟实际缺陷。

仪器用动态疲劳试验机(如Instron 8801、MTS 810),配高温环境箱(电阻或感应加热),能实现动态载荷控制(力或位移闭环)。还需疲劳寿命计数器与裂纹监测系统(如COD引伸计)。

测试流程:试样升温至目标温度(如800℃),保温后施加循环载荷,直到断裂。记录循环次数(疲劳寿命)与载荷-位移曲线,通过软件拟合S-N曲线(应力-寿命)。若需测裂纹扩展,需在试样表面刻痕,用光学显微镜或引伸计实时监测裂纹长度。

注意事项:高温氧化会加速疲劳损伤,需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温度波动影响寿命,温控精度需≤±1℃;加载速率需匹配实际工况,避免因速率过快导致结果偏乐观。

高温硬度测试:局部变形抵抗能力的评估

高温硬度反映材料在高温下抵抗局部压入变形的能力,与组织稳定性(如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的退化)直接相关,常用于评估高温合金、涂层的热稳定性。

常用高温维氏硬度法,因压痕(正方形)规则,易测量;洛氏硬度虽快捷,但高温下压头变形影响精度。试样需平整抛光,厚度≥压痕深度的10倍(避免基底影响)。

仪器用高温维氏硬度计(如FV-800H、Wilson VH3300H),带加热炉(电阻或红外加热),温度范围室温至1200℃。压头用金刚石(≤1000℃)或CBN(≤1500℃),加载力10-1000gf(小力适合涂层,大力适合 bulk材料)。

测试流程:试样放入加热炉,升温至目标温度(如500℃),保温10分钟;施加加载力,保持10-30秒(确保压痕稳定);卸载后用显微镜测压痕对角线长度,按公式HV=1.8544×F/d²计算硬度(F为加载力,d为对角线平均长度)。

应用场景:比如评估热障涂层的高温硬度,若涂层在800℃下硬度从室温的1000HV降至500HV,说明涂层发生热退化,需优化成分或制备工艺。

高温冲击实验:动态韧性的快速评估

高温冲击实验测量材料在高温冲击载荷下的吸收能量(冲击功),反映动态韧性,用于评估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突发载荷(如热冲击、机械冲击)的能力,常见于锅炉管道、核电设备的安全性检测

常用夏比V型缺口冲击法,缺口能集中应力,模拟实际缺陷。试样尺寸10×10×55mm(缺口深度2mm、角度45°),需保证缺口精度(粗糙度Ra≤1.6μm)。

仪器用高温夏比冲击试验机(如ZWICK/Roell HIT50P、岛津IT5000),带加热装置(感应加热或盐浴加热),能快速升温至1000℃。摆锤能量范围15-500J,满足不同材料需求。

测试流程:试样加热至目标温度(如600℃),保温5分钟;快速转移至试验机(转移时间≤5秒,避免温度下降);摆锤自由下落冲击试样,记录冲击功(J)与断口形貌(脆性断裂为平整断口,韧性断裂为纤维状断口)。

注意事项:试样温度均匀性是关键,加热装置需快速均匀加热;转移过程温度损失需≤5℃,否则结果偏差大;需多测几组试样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

高温断裂韧性实验: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

高温断裂韧性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反映含缺陷材料的高温安全性,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关键部件的必测指标。常用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方法,测量KIC(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或J积分(弹塑性断裂韧性)。

试样用紧凑拉伸(CT)或三点弯曲(SEB)型,需预制疲劳裂纹(长度≥试样厚度的0.2-0.8倍),模拟实际裂纹。CT试样尺寸通常为厚度B=12mm、宽度W=24mm,SEB试样为10×10×55mm。

仪器用万能试验机(如MTS 370、Instron 5969),配高温炉与裂纹监测系统(COD引伸计或光学显微镜)。COD引伸计夹持试样缺口两侧,测量裂纹开口位移,精度0.001mm;光学显微镜用于原位观察裂纹扩展。

测试流程:试样装夹后升温至目标温度(如900℃),保温30分钟;缓慢加载(应变速率≤0.0001/s),记录载荷-COD曲线;当载荷达到最大值或裂纹扩展至规定长度(如0.5mm)时,停止实验;按标准公式计算断裂韧性值(如KIC= (P×S)/(B×W^(3/2))×f(a/W),其中P为载荷,S为跨距,a为裂纹长度)。

应用示例:某涡轮盘用高温合金在900℃下的KIC为50MPa·m^(1/2),若部件中裂纹长度为2mm,按KIC公式计算临界应力约为800MPa,高于实际工作应力(600MPa),说明部件安全。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