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镀层附着力检验在三方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有哪些具体要求

三方检测机构-冯工 2022-09-03

镀层附着力检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镀层附着力是镀层与底材或下涂层间的结合强度,直接影响产品耐腐蚀性、耐磨性及使用寿命,是镀层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需依托权威标准开展检验,确保结果公正可比。本文梳理三方检测中常用的镀层附着力检验标准,详细解读各标准的适用场景、测试流程及判定规则,为行业提供实操参考。

ISO 2409-2020《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的具体要求

ISO 2409-2020是国际通用的划格法标准,适用于色漆、清漆及有机镀层(如电泳漆、粉末涂层),涂层厚度≤250μm;若厚度超250μm,需增大划格间距。其核心是通过网格破坏评估附着力,操作简便、结果直观。

测试前需匹配划格间距:涂层≤60μm用1mm,61-120μm用2mm,121-250μm用3mm,>250μm用5mm。划格时用划格器划两组平行直线(每组至少6条),夹角90°±5°,需穿透涂层至底材,形成5×5=25个小格。

划格后用软毛刷沿对角线轻刷两次,去除松动碎屑。随后贴符合ISO 2409的压敏胶带(如Tesa 4104,25mm宽,粘性10-15N/25mm),用手指按压确保无气泡,5-10秒内垂直快速撕离。

结果按6级判定:0级无脱落;1级边缘/交叉点轻微脱落(≤5%);2级脱落5%-15%;3级15%-35%;4级35%-65%;5级>65%。检测中需记录间距、胶带类型及脱落细节,保证可追溯性。

ASTM D3359-2023《胶带法附着力测试》的具体要求

ASTM D3359-2023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分Method A(划格法)和Method B(交叉划X法),适用于有机镀层及部分金属装饰镀层,尤其适合曲面或小面积样品(如汽车门把手)。

Method A要求:涂层≤50μm用1mm间距,51-125μm用2mm,126-250μm用3mm,>250μm用6mm;划4条横线+4条竖线,形成3×3=9个小格。Method B则是划一个X形(夹角60°-90°),穿透涂层至底材。

胶带需用ASTM指定的3M 600(19mm宽)或等效产品,贴敷1-2分钟后以180°角度快速撕离。判定采用5级制:0A无脱落;1A边缘轻微脱落;2A脱落≤5%;3A5%-15%;4A15%-35%;5A>35%。

该标准强调“快速撕离”的操作一致性——撕离时间需控制在1秒内,避免因速度不均影响结果。三方检测中常结合Method A和Method B,覆盖不同形状的样品。

GB/T 9286-2021《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的具体要求

GB/T 9286-2021是中国等同采用ISO 2409-2020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国内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有机镀层检测,其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完全一致,仅术语和引用标准调整为国内规范。

测试流程中,划格间距、划格数量、胶带要求均与ISO 2409相同,但胶带需符合GB/T 2792《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的粘性要求(10-15N/25mm)。判定等级也沿用6级制,结果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接。

作为国内三方检测的“主流标准”,GB/T 9286-2021常被要求用于出口转内销产品的检验,确保结果同时满足国际与国内市场需求。

ISO 4624-2002《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的具体要求

ISO 4624-2002是拉开法的国际标准,适用于金属镀层(如镀铬、镍镀层)及厚涂层(>250μm)的附着力检测,通过拉力值量化附着力,结果更精准,适合高要求场景(如航空航天零件)。

测试需制备直径50mm的样品,将拉头(同直径)用双组分环氧树脂粘在镀层表面——胶粘剂需满足剪切强度≥15MPa,固化24小时后,用拉力试验机以1-5mm/min的速率垂直拉离。

结果计算为拉应力(拉力/拉头面积,单位MPa),同时需记录破坏类型:AD(镀层与底材界面破坏)、CC(镀层内聚破坏)、CS(底材破坏)、AC(胶粘剂与镀层界面破坏)。若为AD型破坏,说明镀层附着力不足;若为CC型,说明镀层本身强度低。

该标准要求拉力试验机的误差≤1%,且拉头与样品需同轴,避免偏心拉力影响结果。三方检测中,拉开法常与划格法配合使用,全面评估镀层质量。

ASTM D4541-2017《便携式拉开法附着力测试》的具体要求

ASTM D4541-2017是便携式拉开法标准,适用于现场检测(如大型设备外壁镀层)或不便移动的样品。其核心是用便携式拉力计替代实验室拉力机,操作更灵活。

拉头直径可选10mm、14mm、20mm(薄涂层用小直径,厚涂层用大直径),胶粘剂可用快干型氰基丙烯酸酯(固化时间<1小时)。测试时将拉头粘在镀层上,固化后用拉力计垂直拉离,记录最大拉力值。

结果计算同ISO 4624,判定要求通常由客户指定(如≥3MPa)。该标准强调“现场校准”——测试前需用标准砝码校准拉力计,确保精度≤±2%。

ASTM B571-2015《金属镀层热震试验》的具体要求

ASTM B571-2015是金属镀层的热震法标准,适用于评估镀层在温度变化下的附着力,尤其适合高温环境使用的产品(如发动机零部件的镀锌层)。

测试流程:将样品放入高温炉(温度根据镀层类型选择:镀锌200℃、镀镍300℃、镀铬400℃),保温30分钟后迅速投入10-25℃的冷水中,重复3次。

冷却后检查镀层是否有起泡、脱落、开裂——无明显缺陷为合格;若有缺陷,需记录位置(边缘/中心)和程度(局部/大面积)。该标准模拟了产品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冲击,结果更贴近真实场景。

JIS K5600-5-6:1999《涂料划格试验》的具体要求

JIS K5600-5-6:1999是日本工业标准,适用于日本市场的涂层及镀层检测,其划格法要求与ISO 2409类似,但胶带需符合JIS Z1522(如Nitto Denko No.31B)。

划格间距:≤60μm用1mm,61-120μm用2mm,121-250μm用3mm,>250μm用5mm;划6条横线+6条竖线,形成25个小格。撕离胶带后,判定等级与ISO 2409一致(0-5级)。

三方检测中,若客户要求“日本标准”,JIS K5600-5-6:1999是主要依据,其结果被日本汽车、电子行业广泛认可。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