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第三方检测时镜片透光率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三方检测机构-祝工 2022-08-19

镜片透光率测量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镜片透光率是评估其光学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佩戴者的视觉清晰度与舒适度。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独立公正的评估方,其透光率测量操作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本文将详细拆解第三方检测镜片透光率测量的具体步骤,覆盖从准备到收尾的全流程细节,为行业从业者与关注者提供可参考的操作指引。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三方检测机构在启动透光率测量前,需先完成三项核心准备:设备核查、环境确认与资料收集。首先是设备,常用的透光率测量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如UV-Vis型)与专用透光率仪,需提前检查设备的电源、光路清洁度及显示状态,确保无故障提示。例如,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架需无灰尘,透光率仪的发射与接收探头需无划痕。

其次是环境条件,测量需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中进行——温度通常控制在20±2℃,湿度≤60%RH,同时要避免强光直射或杂散光干扰(如关闭实验室窗帘、避免设备附近有光源)。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会影响镜片材料的光学特性,而杂散光会导致测量值偏高。

最后是资料收集,需提前获取样品的基础信息:包括镜片材质(如树脂、玻璃)、折射率、镀膜类型(如防蓝光膜、减反射膜)及委托方的检测标准(如ISO 13666、GB/T 14214)。这些信息将决定后续测量的波长范围与操作细节,比如防蓝光镜片需重点测量400-450nm波段的透光率。

样品的预处理流程

样品预处理的核心目标是消除表面污染物对测量结果的干扰。第一步是清洁:用无尘软布蘸取无水乙醇(或镜片专用清洁剂),以画圈方式轻轻擦拭镜片表面,注意避免用力过大导致划痕——尤其是树脂镜片,硬度较低易受损。擦拭后需待乙醇完全挥发,避免残留液膜影响光路。

第二步是外观检查:将镜片置于白光光源下(如LED台灯),倾斜45°观察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坑或未清洁干净的指纹。若发现明显缺陷,需在检测记录中标注“样品表面存在划痕”,因为这些缺陷会散射光线,导致透光率测量值偏低。

第三步是样品固定:根据设备类型选择合适的夹具——分光光度计通常用比色皿架固定镜片,透光率仪则用专用卡槽。固定时需确保镜片完全覆盖设备的光路入口(即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的连线需穿过镜片中心),且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镜片的测量区域(避免留下指纹)。

检测设备的校准与调试

校准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需使用溯源至国家计量标准的校准品。常用的校准品为标准透光率片,分为高透光率(如99%)、中透光率(如50%)与低透光率(如10%)三种,覆盖常见镜片的透光率范围。

校准流程如下:首先开机预热设备——分光光度计通常需预热30分钟,透光率仪需预热10分钟,以稳定光源强度与电子元件性能。预热完成后,先进行“零点校准”:将设备的光路遮挡(如放入不透光的遮光片),调整设备显示值为0%。

接着进行“满度校准”:放入高透光率标准片(如99%),调整设备显示值与标准片的标称值一致。若使用分光光度计,还需调试波长范围——根据检测标准设定,比如可见光透光率测量需覆盖400-760nm,每10nm或20nm记录一次数据。

校准完成后,需用中透光率标准片验证准确性:测量其透光率,若结果与标称值的误差≤0.5%(符合JJF 1225校准规范要求),则设备可投入使用;若误差超过范围,需重新检查光路或更换校准品。

正式测量的操作步骤

正式测量时,首先将预处理后的镜片放入设备夹具,确保镜片与光路垂直(可通过设备的定位线或激光辅助对准)。对于分光光度计,需启动“波长扫描”功能,从400nm逐步扫至760nm,每间隔10nm记录一次透光率值——这一步需注意,扫描速度不能过快(通常设为“慢”或“中速”),避免数据采集不完整。

对于专用透光率仪,操作更简便:将镜片放入卡槽后,按下“测量”键,设备会自动显示可见光平均透光率(即400-760nm的平均值)。但需注意,部分透光率仪默认测量的是“全光透光率”,若委托方要求“可见光透光率”,需提前调整设备的波长滤波片。

为减少随机误差,每个样品需测量3次——每次测量前需重新放置镜片(避免同一位置的划痕重复影响),然后取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例如,某镜片3次测量值为92.1%、92.3%、91.9%,则平均值为92.1%。

测量过程中需注意:若设备显示值突然波动(如从92%跳到85%),需立即停止测量,检查镜片是否移位、光路是否被遮挡,或设备是否出现电压波动(可通过稳压电源避免)。

数据的读取与记录要求

数据读取需实时进行——分光光度计的扫描数据需同步保存至电脑(避免手动记录出错),透光率仪的显示值需在测量完成后10秒内读取(防止设备自动关机或数据漂移)。读取时需注意单位:透光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无需额外转换。

记录内容需完整,包括:样品编号(如委托方提供的“JD-2024-03-001”)、检测日期、实验室环境(温度21℃,湿度55%RH)、设备型号(如岛津UV-2600)、校准品编号(如GBW(E)130001)、测量波长(如400nm、450nm…760nm)、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

若出现异常数据(如某波长的透光率值比相邻波长低10%以上),需在记录中注明原因:例如“420nm处透光率偏低,推测为镜片表面镀膜局部损伤”。异常数据不能直接删除,需保留原始记录,以便后续追溯。

记录完成后,需由检测人员与复核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复核人员需核对设备校准记录、样品信息与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无笔误或操作错误。

测量后的样品与设备处理

测量完成后,首先处理样品:将镜片从夹具中取出,用无尘布再次轻轻擦拭(去除可能的夹具痕迹),然后放回原包装(或委托方提供的样品袋),并在包装上标注“已检测”字样。若样品需返还委托方,需用泡沫垫包裹,避免运输过程中受损。

其次是设备维护:清洁夹具上的灰尘或指纹(用无水乙醇擦拭),关闭设备电源(若长时间不用,需拔下插头),并在设备使用记录册中填写使用情况——包括“开机时间”“校准情况”“测量样品数量”“故障情况”。例如,记录“2024-03-15,UV-2600开机预热30分钟,用GBW(E)130001校准,测量10个样品,无故障”。

最后是环境整理:关闭实验室的恒温恒湿系统(若当天不再检测),整理实验台面(将校准品放回专用柜、清洁工具归位),并检查门窗是否关闭——避免灰尘进入或设备受潮。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