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轴承测温过程中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方检测机构-李工 2022-07-12

红外热像仪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轴承是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温度状态直接关联运行健康——过热通常是磨损、润滑失效或装配问题的信号。传统接触式测温(如热电偶)虽精准,但需停机安装、易受环境干扰,且无法呈现热分布;红外热像仪作为非接触技术,能在设备运行中实时捕捉轴承表面热场,直观展示温度异常的位置、范围,成为工业现场轴承故障预警的关键工具。本文结合实际场景,拆解红外热像仪在轴承测温中的实操要点与应用价值。

红外热像仪在轴承现场检测的流程标准化

工业现场用红外热像仪测轴承,第一步是“热稳定预处理”——无需停机,但需让设备运行30分钟以上,确保轴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避免开机初期的温度波动干扰判断)。同时要清理轴承表面的油污、粉尘:若有厚层污垢,会阻挡红外辐射,导致测量值偏低。比如某钢铁厂轧机轴承表面沾有氧化铁皮,清理前测到温度72℃,清理后升至80℃,更接近真实值。

第二步是“关键测点选择”。轴承的发热核心区包括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面、外圈与轴承座的接触面、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区、保持架导向面。实操中需将镜头对准这些部位,且镜头与被测面垂直(倾斜超过30°会引入反射干扰,误差增大)。比如测电机轴承时,聚焦轴承座端盖——此处是内圈热量向外传导的主要路径,温度变化更敏感。

第三步是“发射率校准”。红外测量的核心参数是“发射率(Emissivity)”,轴承钢(如GCr15)的发射率约0.8-0.85(常温下);若轴承表面有防锈漆,发射率需调至0.9左右(漆层发射率更高)。某风电项目中,检测人员未调整发射率(默认0.95),导致轴承温度测值比实际高10℃,校准后数据才准确。

第四步是“多维度数据采集”。需拍摄3-5张不同角度的热像图(避免单一角度遗漏局部热点),同时记录环境温度、设备转速、负载(这些因素会影响正常温度范围)。比如某水泵轴承,负载增加时正常温度从60℃升至75℃,若此时测到85℃,需结合负载判断是否异常。

基于热像特征的轴承故障类型精准判别

不同轴承故障的热像图有鲜明特征,这是红外技术的核心优势。比如“滚动体磨损”:滚动体表面出现凹坑或划痕,会导致接触应力集中,热像图上呈现“沿滚动体公转路径分布的点状热点”,热点温度比周围高10-20℃。某电机厂检测中,热像图显示轴承中部有3个间隔均匀的热点,拆检发现3个滚动体表面有0.2mm深的划痕。

“内圈剥落”的热像特征是“沿内圈圆周的连续性条带热点”:内圈滚道剥落会导致每转一圈,滚动体与剥落处摩擦一次,热量累积成条带。某汽轮机轴承的热像图中,内圈位置有一条10mm宽的红色条带,温度达92℃(正常区域70℃),拆检确认内圈滚道有50mm长的剥落层。

“润滑不足”则是“整体均匀升温”:润滑脂干结或油量不足时,轴承内部摩擦系数增大,整个轴承座温度同步升高,无明显局部热点。某造纸厂烘缸轴承,热像图显示整体温度从65℃升至80℃,拆检发现润滑脂已固化成块,无法形成油膜。

“游隙过大”的热像表现是“不均匀热分布”:游隙大导致滚动体与滚道冲击摩擦,热点位置不固定,热像图上呈现“散点状或不规则斑块”。某风机轴承的热像图中,轴承座左侧温度85℃,右侧仅72℃,拆检发现游隙从0.05mm增大至0.15mm,单侧摩擦加剧。

红外热像仪在恶劣环境下的轴承测温优势

冶金行业的轧机轴承,周围环境温度可达150℃以上,传统热电偶会受环境辐射影响,测值偏高(比如实际80℃,热电偶测到95℃)。红外热像仪可通过“背景温度补偿”扣除环境辐射,准确测量轴承表面温度。某钢厂轧机轴承检测中,红外测到82℃,热电偶测到98℃,拆检确认轴承温度正常,热电偶误差来自周围高温钢板的辐射。

高速旋转的风机轴承(转速3000rpm以上),接触式测温探头易被旋转部件磨损,甚至卷入设备。红外热像仪可在5-10米外非接触检测,完全避免机械损伤。某水泥厂风机轴承,之前用接触式测温仪每月换2次探头,改用红外后全年无损坏,检测效率提升40%。

化工行业的有毒介质泵轴承,设备密闭,接触式测温需开盖,存在泄漏风险。红外热像仪可透过透明视窗检测(若视窗是玻璃,需调发射率至0.95),无需开盖。某化工厂氯碱泵轴承,透过视窗测到温度85℃,及时停机检修,避免了氯气泄漏。

红外热像仪与传统测温方法的互补应用

传统接触式测温(如Pt100)的优势是“单点精准”,但看不到热分布;红外的优势是“热分布可视化”,但受反射、遮挡影响时会有误差。两者结合可提高准确性。比如某汽轮机轴承,先用红外扫描发现内圈有2个热点,再用Pt100接触热点,测到95℃(正常70℃),确认异常;若仅用Pt100,可能因测点没对准热点漏检。

另一种互补场景是“长期监测”:红外用于定期巡检(每周1次),捕捉热分布变化;传统测温仪用于定点连续监测(24小时),记录温度曲线。某电厂发电机轴承,每周红外巡检发现热分布逐渐不均,同时Pt100监测到温度从65℃升至75℃,结合判断是游隙增大,提前3天停机调整,避免严重磨损。

还有“故障确认”:当红外发现异常时,用传统测温仪验证。比如某水泵轴承,红外测到80℃,但环境有高温管道反射,怀疑误差;用热电偶接触轴承座,测到78℃,确认异常,拆检发现润滑脂不足。

红外热像仪数据的现场分析与即时决策

现代红外热像仪的软件功能可辅助快速分析。比如“实时温度曲线”:检测时软件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若10分钟内上升5℃,说明故障在发展(如润滑失效),需立即停机。某纺织厂梳棉机轴承,8分钟内温度从60℃升至68℃,维修人员立即停机,发现轴承已冒烟,避免烧毁。

“温度差值计算”:软件自动计算热点与正常区域的温差(ΔT),一般ΔT超过10℃属于异常。某汽车厂冲压线轴承,ΔT达12℃,拆检发现滚动体有裂纹;若ΔT在5-10℃之间,可能是轻度磨损,需加强监测。

“自动报警功能”:可设置温度阈值(如设备手册规定不超过80℃),超过阈值立即声光报警。某食品厂冷冻机轴承,设置阈值75℃,检测时报警触发,测到78℃,拆检发现轴承座松动,调整后避免了食品变质损失。

“热像图存储与对比”:现场热像图可存储为数字文件,后续巡检时对比历史图像,观察温度趋势。某钢铁厂连铸机轴承,3个月内热点温度从70℃升至85℃,趋势恶化,维修人员提前换轴承,避免了连铸线停机(每小时损失约50万元)。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