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金属材料氢脆试验依据ISO标准的检测流程分析

三方检测机构-房工 2021-10-21

氢脆试验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氢脆是金属材料在氢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失效,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严重威胁结构安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氢脆试验标准(如ISO 11114、ISO 15630等),为全球检测提供了统一技术依据。本文聚焦依据ISO标准的氢脆试验全流程,从样品制备、氢充电到失效分析,拆解各环节的操作要点与标准约束,助力行业人员精准执行试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试验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ISO标准的尺寸与状态要求

样品制备是氢脆试验的基础,ISO标准对样品的尺寸、形状及初始状态有严格规定。以常用圆棒拉伸试样为例,ISO 11114-1要求直径5-10mm,工作段长度为直径的4倍(如直径6mm时工作段长24mm),肩部采用圆弧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平板试样厚度1-3mm、宽度10-20mm,工作段表面粗糙度需≤Ra0.8μm。

预处理需去除表面氧化皮与油污:用180-600目砂纸逐级打磨后,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15分钟。存在加工应力的样品需应力消除:钢铁材料150-200℃保温2小时,铝合金120-150℃保温1小时,避免加工应力与氢脆应力叠加。

初始氢含量需符合要求:ISO 15630规定高强度钢试验前氢含量≤0.5ppm,超标需真空退火(800℃、10⁻³Pa下保温4小时)除氢。若初始氢过高,会掩盖充氢影响,导致结果偏差。

样品表面状态需一致:同一组试验需采用相同打磨与清洗流程,避免表面粗糙度差异影响氢吸收速率——如Ra0.4μm样品比Ra1.6μm样品氢吸收量高约20%,直接干扰延迟断裂时间测量。

氢充电系统的搭建与参数设定:ISO 11114-2的核心要求

氢充电系统需包含电解池(聚四氟乙烯材质)、直流电源、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与辅助阳极(铂片)。电解溶液需匹配材料:钢铁用0.5mol/L H₂SO₄+0.25g/L硫脲(催化氢吸附),铝合金用0.1mol/L NaCl+0.1mol/L NaOH,钛合金用1mol/L HCl+0.1mol/L NaAsO₂(注意砷化物防护)。

电流密度与充电时间需适配材料氢吸收能力:高强度钢(抗拉≥1200MPa)用1mA/cm²、24小时,低强度钢用3-5mA/cm²、12小时。电流过高会导致样品表面起泡,过低则氢含量不足。

溶液温度需控制在25±2℃(恒温水浴),温度波动会影响氢扩散速率——高温加速扩散导致氢分布不均,低温降低吸附效率延长充电时间。溶液需磁力搅拌(200-300rpm),保证溶质浓度均匀,避免浓度极化。

充电设备需稳定:直流电源纹波系数≤0.5%,避免电流波动导致氢吸附速率不稳定。若溶液中出现沉淀或颜色变化,需及时更换,防止杂质影响氢渗透。

氢充电过程的动态监控:电位与氢渗透的实时追踪

电位监测是关键:样品作为阴极,电位需保持在-0.8至-1.2V(相对于SCE),此区间氢吸附效率最高且无阳极溶解。若电位高于-0.8V,氢吸附量显著降低;低于-1.2V,会产生氢气气泡阻碍氢渗透。

氢渗透测试采用Devanathan-Stachurski双电解池法(ISO 17081):样品置于两电解池间,充电侧充氢,检测侧阳极氧化扩散氢并记录渗透电流。渗透电流稳定时,说明样品达到氢饱和,可停止充电。

需避免杂质干扰:溶液用分析纯试剂与去离子水配制,防止氯离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在样品表面。若渗透电流突然下降,可能是溶液浓度降低,需补充溶质;若样品表面起泡,需降低电流密度。

充电结束后需立即转移样品:避免氢自然释放(放氢)——高强度钢充电后2小时内固溶氢下降约30%,需1小时内完成后续试验。

延迟断裂试验的加载与控制:ISO 15630的操作要点

延迟断裂试验有恒载荷与恒位移两种方式:恒载荷用拉伸试验机加载至屈服强度的60%-80%,保持载荷恒定记录断裂时间;恒位移用刚性夹具固定位移,监测应力衰减——应力衰减越快,氢脆敏感性越高。

加载速率需缓慢:恒载荷1-5mm/min,恒位移0.1-0.5mm/min,避免动态应力导致氢扩散不均。加载过快会促进氢向应力集中区扩散,缩短断裂时间,高估氢脆敏感性。

试验环境需控制:室温23±5℃、相对湿度≤60%,避免湿度影响样品表面状态。模拟服役环境时,高温试验用加热炉(温度精度±2℃),腐蚀环境用腐蚀箱(通入规定浓度H₂S等介质)。

加载过程需监测状态:恒载荷试验若1000小时未断裂,判定“无断裂”;恒位移试验每小时记录应力,直至衰减至初始值50%或断裂。断裂位置需在工作段,若在夹具或肩部,结果无效需重测。

氢含量的同步检测:ISO 14227的热脱附法应用

热脱附法(TDS)是ISO 14227规定的氢含量检测方法:将样品加热至400-1000℃,释放氢后用气相色谱检测。样品需切成5-10mm小块,去氧化皮后放入石英管,真空度≥10⁻³Pa避免污染。

加热速率控制在5-10℃/min:慢速率可区分固溶氢(100-300℃脱附)与陷阱氢(300-600℃脱附)。固溶氢易扩散导致氢脆,陷阱氢稳定——高强度钢固溶氢≥0.2ppm时,断裂时间显著缩短。

检测需同步:充电后1小时内完成,避免放氢导致结果偏低。例如,铝合金充电后30分钟内检测,氢含量测量误差≤5%;若延迟至2小时,误差会扩大至15%以上。

结果解读需结合材料特性:如钛合金中陷阱氢(如α-β相界氢)含量高,氢脆敏感性低;而奥氏体不锈钢中固溶氢易聚集,氢脆敏感性高。

断口形貌表征:ISO标准下的氢脆失效确认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断口分析的核心工具(ISO 14805)。氢脆断口典型特征为沿晶断裂(冰糖状晶界)或准解理断裂(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无明显塑性变形。

断口处理需保持原始状态:若有油污,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5分钟,避免损伤形貌。观察需从断裂源开始:断裂源多位于表面划痕或内部夹杂处,扩展区可见沿晶/准解理特征,最终断裂区有少量韧窝。

需区分氢脆与其他失效:应力腐蚀断裂(SCC)断口有腐蚀产物与Cl/S元素富集(EDS检测),韧性断裂断口布满韧窝。例如,高强度钢氢脆断口沿晶比例>80%,SCC沿晶比例50%-70%且有腐蚀坑。

断口分析需结合氢含量:若氢含量≥0.3ppm且断口为沿晶断裂,可确认氢脆失效;若氢含量低但断口有韧窝,则可能是机械断裂。

试验结果的重复性与误差控制:ISO标准的验证要求

重复性验证需做3个平行样,变异系数(CV)≤10%(CV=标准偏差/平均值×100%)。若CV超标,需检查样品制备(如尺寸差异)、充电参数(如电流波动)或加载速率(如试验机未校准)。

误差控制需统一参数:同一批次材料、相同预处理工艺、稳定充电参数(自动恒流电源、恒温水箱)、校准后的试验机(载荷误差≤1%)。

需记录所有试验数据:样品编号、材料成分、预处理工艺、充电参数(电流、时间、温度)、加载参数(应力、速率)、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氢含量、断口分析结论,保留至少5年以便追溯。

异常结果需排查:若某样品断裂时间远短于其他,需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内部是否有夹杂——如0.5mm深划痕会使断裂时间缩短50%,此类样品需剔除重测。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