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多环芳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2个及以上苯环构成的有机污染物,广泛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及食品加工(如烧烤、油炸),具有强致癌、致畸性,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与职业卫生的重点管控指标。准确检测PAHs需严格遵循“采样-前处理-仪器分析”流程,每一步操作细节均影响结果可靠性。本文系统梳理多环芳烃检测的具体步骤,并聚焦关键注意事项,为实验室实操提供可落地的指南。
样品采集与保存:确保样品代表性
样品采集是PAHs检测的基础,需保证代表性且避免预处理前的降解。土壤样品应在污染区域选取5-10个采样点(每个点间隔5m),取0-20cm深度土壤,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至1kg,装入棕色玻璃瓶(避光),4℃冷藏,7天内完成前处理。水样需用玻璃容器采集,装满后加盐酸调pH<2(抑制微生物分解),4℃保存,24小时内提取;若需长期保存,需冷冻(-20℃)。
食品样品(如谷物、肉类)需粉碎过40目筛,去除骨、壳等杂质,装入密封袋-20℃冷冻,防止PAHs因温度升高迁移。空气样品用玻璃纤维滤膜(GF/F)采集,流量10-20L/min,采样4-24小时后,将滤膜装入铝箔袋-20℃保存,避免空气中的PAHs二次吸附。
需注意:采样工具(铲子、勺子)用不锈钢或玻璃材质,禁止使用塑料(会释放邻苯二甲酸酯干扰);样品容器需提前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小时,再用超纯水冲洗烘干,避免残留有机物。
样品提取:方法选择与操作细节
样品提取的核心是将PAHs从基质中分离,常用方法包括索氏提取、超声提取与加速溶剂萃取(ASE)。索氏提取适用于土壤、沉积物:称取10g干燥样品(加无水硫酸钠除水),装入滤纸筒,用150ml二氯甲烷-正己烷(1:1)回流16-24小时(每小时回流3-4次),提取液经滤纸过滤后待净化。
超声提取效率更高,适用于食品、水样:食品样品称取5g,加20ml乙腈,超声30min(功率200W,温度30℃),离心(3000rpm,10min)取上清液,重复提取2次合并。水样用液液萃取:取1L水样加50ml二氯甲烷,振摇10min分层,收集有机相,重复2次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加速溶剂萃取(ASE)是自动化方法,适合批量样品:将2g土壤与硅藻土混合装入萃取池,用二氯甲烷,设置温度100℃、压力1500psi,静态提取5min,循环2次,收集提取液。该方法耗时短(30min/样)、溶剂少(10-20ml),但需专用设备。
提取液净化:去除干扰杂质
提取液中含脂肪、蜡质、色素等杂质,需通过净化去除,常用柱层析与固相萃取(SPE)。硅胶柱层析是经典方式:将100-200目硅胶在130℃活化4小时,装入内径1cm玻璃柱(底部加玻璃棉),加入5g硅胶,顶部加1cm无水硫酸钠。用10ml正己烷预淋洗,待液面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加提取液,用10ml正己烷淋洗杂质(弃去),再用20ml二氯甲烷-正己烷(3:7)洗脱PAHs,收集洗脱液。
固相萃取(SPE)更高效:选择C18或硅胶SPE小柱,先用5ml甲醇活化,再用5ml正己烷平衡;提取液过柱后,用5ml正己烷冲杂质,最后用10ml二氯甲烷-乙腈(1:1)洗脱。SPE适合食品样品(如油炸食品),可快速去除脂质干扰。
净化后需验证纯度:取1ml洗脱液浓缩至0.1ml,进样GC-MS检测,若杂峰过多,需重新净化,确保目标峰不受干扰。
浓缩定容:保证检测准确性
净化后的洗脱液需浓缩至小体积,常用旋转蒸发与氮吹。旋转蒸发适用于大量样品:将洗脱液转入旋转蒸发瓶,40℃水浴、减压浓缩至1ml(避免蒸干,否则PAHs会吸附在瓶壁),转移至进样瓶。氮吹仪适合小体积:将洗脱液放入氮吹管,40℃水浴,用氮气缓慢吹至近干,用乙腈或正己烷定容至1ml,过0.22μm有机滤膜(去除颗粒物)。
需注意:浓缩温度不能超过40℃(低环PAHs如萘沸点80℃,易挥发);定容时需准确至0.1ml,避免体积误差影响定量结果。
仪器分析:GC-MS与HPLC的应用
PAHs检测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GC-MS适用于挥发性PAHs(如萘、苊):色谱柱选DB-5MS(30m×0.25mm×0.25μm),载气He(流速1ml/min);进样口280℃,分流比5:1,进样量1μl;升温程序:50℃保持2min,10℃/min升至300℃,保持5min。质谱用EI源70eV,全扫描(50-500amu),通过保留时间与特征离子(如苯并[a]芘特征离子252、253)定性,外标法定量(标准曲线R²>0.995)。
HPLC-FLD适用于高环PAHs(如苯并[a]芘):色谱柱选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0-5min 60%乙腈,5-20min升至100%),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荧光检测器需按PAHs调整波长:萘(Ex220nm/Em340nm)、荧蒽(Ex365nm/Em460nm)、苯并[a]芘(Ex290nm/Em430nm)。HPLC-FLD对高环PAHs灵敏度更高(检测限0.1ng/ml),无需衍生。
样品污染控制:避免假阳性
PAHs易吸附在塑料、灰尘上,需严格控制污染。操作时戴无粉丁腈手套(乳胶手套含滑石粉,会吸附PAHs),避免手直接接触样品;容器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禁止用聚乙烯袋(释放邻苯二甲酸酯)。
实验室环境需清洁:分析区域与前处理区隔离,实验台用甲醇擦拭,定期更换通风橱滤网;所有容器需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小时,再用超纯水冲洗烘干,避免残留有机物。
溶剂与试剂管理:纯度与空白验证
溶剂需用色谱纯(如HPLC级乙腈、GC级正己烷),避免分析纯中的杂质干扰。每批溶剂做空白实验:取5ml溶剂按流程浓缩至1ml,进样检测,若有PAHs峰,需更换溶剂。
试剂需预处理:硅胶130℃活化4小时(去除吸附的有机物),无水硫酸钠450℃灼烧4小时(去除水分与杂质);SPE小柱用溶剂活化(如C18柱用5ml甲醇、5ml水),避免柱内保护剂进入样品。
质量控制:确保结果有效性
每批样品需做加标回收实验(加标浓度为样品浓度1-5倍),回收率需在70%-120%之间(土壤75%-115%,食品80%-110%);做2-3个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RSD)<10%;用标准物质(如EPA 16种PAHs混标)验证仪器准确性,保留时间偏差<0.1min,峰面积偏差<5%。
若加标回收率异常,需检查前处理(如提取时间不足、净化柱选择错误);平行样RSD>10%,需检查操作一致性(如浓缩温度过高、定容不准确)。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