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钢化玻璃检测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抗冲击性能测试结果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21-07-19

抗冲击性能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钢化玻璃因高强度、安全性能佳,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家电面板、汽车挡风玻璃等场景。其抗冲击性能直接决定了使用过程中能否抵御外力(如撞击、坠落物)破坏,是避免玻璃爆裂、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核心指标。在钢化玻璃检测中,抗冲击性能测试结果需重点关注——它不仅反映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更能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如钢化工艺缺陷、原料杂质等。本文将从原理、标准、操作到结果分析,拆解抗冲击性能测试的关键环节。

抗冲击性能的底层逻辑:应力分布与能量抵消

钢化玻璃的抗冲击性源于其“表面压应力+内部张应力”的平衡结构。生产时,玻璃经高温加热后快速冷却,表面先收缩形成压应力,内部随后收缩被表面限制,形成张应力。当受到外部冲击时,表面压应力会先抵消部分冲击能量,延缓裂纹扩展——这也是钢化玻璃比普通玻璃抗冲击性高3-5倍的原因。

这种应力平衡是动态的:若表面压应力不足,无法有效抵消冲击能量,玻璃易被击碎;若应力过高,则可能因内部张应力过大导致自爆,反而影响安全性。因此,抗冲击性能测试本质是验证这种应力平衡是否合理。

冲击测试的标准体系:不同场景的要求差异

国内钢化玻璃抗冲击测试主要遵循GB 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汽车用参考GB 9656-2016《汽车安全玻璃》,家电用常采用GB/T 18701-2002《装饰装修用玻璃》等标准。不同标准的核心差异在“落球参数”与“结果判定”。

以GB 15763.2为例,要求用1040g钢球(直径63.5mm)从1000mm高度自由下落冲击试样中心;未破碎则提升至1200mm再次测试。汽车用钢化玻璃(GB 9656)需用227g钢球从1500mm高度冲击,破碎后不能有碎片脱落影响视线。

理解标准差异是解读结果的前提——某建筑钢化玻璃在汽车标准下未通过,不代表质量不合格,而是适用场景不同。

试样制备:细节决定结果的准确性

试样状态直接影响测试结果,需严格遵循标准。尺寸方面,GB 15763.2要求300mm×300mm正方形,厚度与实际产品一致;若产品尺寸更小,取完整产品作为试样。

边缘处理是关键:钢化玻璃边缘是应力集中薄弱点,标准要求倒棱0.5-1mm斜边,不能有缺角、裂纹或明显划痕——若边缘有1mm以上缺角,测试时会因应力集中提前破碎,导致误判。

测试前需将试样放在23℃±2℃、相对湿度45%-55%环境中静置24小时,避免温湿度变化影响应力状态。

测试设备与操作:避免人为误差的关键

核心设备是“落球冲击试验机”,需满足:钢球为高碳钢(硬度HRC58-62),表面无锈蚀变形;下落导轨垂直,确保钢球无侧移;支撑装置孔径符合标准(如GB 15763.2要求125mm),支撑面光滑无刮痕。

操作步骤需规范:1. 将试样水平固定,确保中心与落球对齐;2. 用电磁吸合或机械释放钢球,无初速度;3. 冲击后观察状态——未破碎则按标准提升高度重试,破碎则收集碎片计数。

常见人为误差包括:落球偏离中心超过5mm、支撑装置不水平、钢球重复使用后变形——这些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结果判定:不是“碎不碎”那么简单

结果判定并非仅看“是否破碎”,需结合“破碎形态”与“颗粒数”。GB 15763.2规定合格情况:1. 试样未破碎;2. 破碎后颗粒数≥40粒/100cm²,且无大于25cm²的尖锐碎片。

颗粒数计数需取破碎区域内10cm×10cm正方形,计数所有碎片;若破碎区域小于100cm²,按比例换算。

需关注“异常破碎”:若破碎后出现大块尖锐碎片(大于25cm²),即使颗粒数达标也不合格——这种碎片易造成人身伤害,违背钢化玻璃“安全破碎”要求。

影响结果的常见因素:从工艺到原料的连锁反应

1. 钢化工艺参数:加热温度(620-640℃)与冷却速度(冷风压力0.4-0.6MPa)直接影响应力值——温度过高导致表面压应力过大,易自爆;温度过低则应力不足,抗冲击性差。

2. 玻璃原片质量:原片含结石或气泡会成为应力集中点,测试时易从杂质处开裂。某批钢化玻璃抗冲击合格率低,经查是原片含大量微小结石。

3. 表面缺陷:划痕(深度超0.1mm)或自爆点(硫化镍杂质导致的微小裂纹)会降低抗冲击性——划痕引导裂纹扩展,自爆点直接成为破坏起点。

4. 环境温度:低温(-10℃以下)降低玻璃韧性,抗冲击性下降——某汽车钢化玻璃在东北冬季测试,合格率比夏季低15%,就是温度影响。

异常结果分析:从“不合格”到“找原因”的思路

若结果不合格,从“试样-设备-工艺”排查:1. 试样问题:检查边缘是否缺角、表面是否有划痕,有则重新制备;2. 设备问题:校准下落高度、钢球重量,检查支撑装置是否水平;3. 工艺问题:调取生产记录,查看钢化炉温度、冷却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若温度波动超±5℃,需调整参数。

某批建筑钢化玻璃50%试样破碎后颗粒数不足30粒/100cm²,经查是冷却速度从0.5MPa降至0.3MPa,导致表面压应力不足——调整压力后,颗粒数恢复至45粒/100cm²,合格。

另一案例:试样未破碎但表面出现裂纹,经查是落球释放带初速度(电磁装置故障),冲击能量超标准——修复设备后,试样无裂纹。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