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电子产品可靠性检测中的环境可靠性测试项目与执行标准

三方检测机构-房工 2017-12-04

可靠性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环境可靠性测试是电子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是通过模拟产品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极端环境,验证性能稳定性与寿命。其中,环境可靠性测试项目的设计与执行标准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前者针对“要测什么”,后者规范“怎么测”。本文将围绕电子产品常见的环境可靠性测试项目展开,结合具体执行标准,拆解测试逻辑与操作要点,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可落地的参考。

温湿度循环测试:模拟极端温度变化的性能验证

温湿度循环测试的目的,是模拟电子产品在不同地域、季节切换时遇到的温度与湿度波动——比如北方冬季-30℃的户外,到室内25℃的暖气环境,或南方梅雨季90%湿度的高温天。这种交替变化可能导致元器件热胀冷缩、材料老化,甚至引发凝露短路。

具体测试中,通常会设定温度范围(如-40℃至85℃)与湿度范围(40%RH至95%RH),按照“升温-恒温-降温-恒温”的循环周期运行(常见12小时+12小时循环)。例如,某款智能手机的测试要求是:从25℃升温至85℃(1小时),保持2小时;再降温至-40℃(1小时),保持2小时;重复10次循环。

执行标准方面,国内常用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国际通用IEC 60068-2-30:2005。这些标准明确了温湿度变化速率(如升温速率≤10℃/min)、湿度控制精度(±3%RH)等细节,避免因测试条件不规范导致结果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中的凝露控制是关键——若湿度上升速度快于温度,样品表面易形成凝露,这会额外增加腐蚀风险。因此,部分高精密产品(如医疗设备)会要求在降温阶段降低湿度,或采用“无凝露循环”方案。

振动与冲击测试:应对机械应力的结构可靠性验证

振动与冲击是电子产品最常遇到的机械应力——运输过程中的卡车颠簸、使用中的手机跌落、汽车行驶中的路面振动,都可能导致内部结构松动、焊点脱落。振动测试模拟“持续的机械扰动”,冲击测试模拟“瞬间的外力撞击”。

振动测试分为正弦振动与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是固定频率的周期性振动(如10Hz至500Hz,加速度0.5g),适用于验证共振点;随机振动是宽频带的非周期性振动(如5Hz至2000Hz,功率谱密度0.04g²/Hz),更接近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振动。例如,汽车电子中的发动机控制器,需做随机振动测试,模拟发动机运转时的宽频振动。

冲击测试则根据波形分为半正弦、方波、锯齿波,其中半正弦波最常用(如加速度100g,持续时间6ms)。以手机跌落测试为例,通常要求将手机从1米高度跌落至硬木板上,重复6个面(正面、背面、四个侧面),测试后检查屏幕是否碎裂、内部连接是否正常。

执行标准上,振动测试常用GB/T 2423.10-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与IEC 60068-2-6:2007《随机振动》;冲击测试参考GB/T 2423.5-2019《试验Ea:冲击》与IEC 60068-2-27:2008。汽车电子领域则多采用ISO 16750-3:2017《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3部分:机械负载》,其振动加速度要求更高(如10g)。

测试中的要点是“真实模拟”——比如汽车电子的振动测试,需将样品固定在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的夹具上,避免因夹具刚度不足导致测试结果失真;手机跌落测试需使用标准的跌落台,确保跌落角度与地面硬度符合要求。

盐雾腐蚀测试:评估电化学腐蚀下的防护能力

盐雾环境是电子产品金属部件的“隐形杀手”——沿海地区的高盐度空气、工业区的酸性雾气,会通过电化学作用腐蚀连接器、外壳、焊点,导致接触不良或结构失效。盐雾测试的核心是模拟这种腐蚀过程,验证防护涂层(如镀锌、喷漆)的有效性。

常见的盐雾测试类型有三种:中性盐雾(NSS)、醋酸盐雾(ASS)、铜加速醋酸盐雾(CASS)。其中中性盐雾最常用,使用5%氯化钠溶液(pH6.5-7.2),在35℃环境下喷雾,喷雾量控制在1-2ml/80cm²·h。例如,户外监控摄像头的外壳,需做48小时中性盐雾测试,要求无明显腐蚀痕迹。

执行标准方面,国内遵循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国际对应IEC 60068-2-11:1981。对于有更高腐蚀要求的产品(如船舶电子),会采用CASS测试(添加0.26g/L的氯化铜,pH3.1-3.3),加速腐蚀过程。

测试中的细节决定结果准确性:样品需倾斜15-30度摆放,确保盐雾均匀覆盖所有表面;盐雾箱内的温度需保持稳定(±2℃),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喷雾量变化;测试后需用去离子水冲洗样品,再干燥24小时,才能评估腐蚀程度(如评级腐蚀面积占比)。

沙尘防护测试:验证封闭结构对颗粒物的抵御能力

沙尘侵入是户外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源——沙漠中的细沙会进入摄像头镜头影响成像,建筑工地的灰尘会堵塞散热孔导致芯片过热,甚至进入电路板引发短路。沙尘防护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产品外壳的密封性能,对应IP代码中的“防尘等级”(IP5X至IP6X)。

IP5X测试模拟“非破坏性灰尘”,使用滑石粉(粒径≤10μm)作为测试介质,浓度为2kg/m³,测试时间2小时。样品需通电运行,测试后检查内部灰尘沉积量——若沉积量不影响功能,则符合要求。IP6X测试模拟“完全防尘”,要求样品在沙尘箱中暴露8小时,内部无任何灰尘进入。

执行标准参考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与IEC 60529:2013。例如,户外LED路灯需达到IP65等级(完全防尘+防喷水),因此需同时做IP6X沙尘测试与IPX5喷水测试。

测试中的关键是“沙尘的均匀性”——沙尘箱内的风扇需确保沙尘悬浮均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样品的安装位置需与实际使用一致,比如路灯的散热孔朝向需与测试时一致;测试后需拆开样品,用视觉检查或重量法(称量内部灰尘重量)评估防尘效果。

淋雨防水测试:评估液态水侵入的防护性能

液态水是电子产品的“直接威胁”——雨天的溅水、洗车时的高压水、手机意外落水,都可能导致短路或元器件损坏。淋雨防水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产品外壳的防水性能,对应IP代码中的“防水等级”(IPX1至IPX8)。

不同等级的测试方法差异显著:IPX1是垂直滴水(1mm/min,持续10分钟),模拟轻微降雨;IPX5是喷水(喷嘴直径6.3mm,水压0.3MPa,流量12.5L/min,持续3分钟),模拟洗车的高压水;IPX7是短时间浸水(1米深度,持续30分钟),模拟手机落水;IPX8是连续浸水(深度≥1米,时间由客户指定),模拟潜水设备。

执行标准同样采用GB/T 4208-2017与IEC 60529:2013。例如,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通常为IPX8(50米深度,2小时),测试时需将手表放入水下50米的压力罐中,保持2小时,测试后检查按键功能、屏幕显示是否正常。

测试中的注意事项:IPX3至IPX6测试需使用标准喷嘴(如IPX5用6.3mm喷嘴),确保喷水压力与流量符合要求;IPX7至IPX8测试需控制浸水深度的准确性(±5%),避免因深度不够导致测试不达标;样品在测试前需处于通电状态,测试中需监测功能,避免“测试后正常但测试中失效”的情况。

低气压测试:模拟高海拔环境的性能稳定性

高海拔环境的低气压(如5000米海拔的气压约50kPa,仅为海平面的一半),会对电子产品产生多重影响:密封件因内外压力差泄漏、电池因气压降低膨胀甚至破裂、液晶显示屏因内部压力不足出现“暗斑”。低气压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产品在高海拔环境中的性能稳定性。

测试方法通常是将样品放入低气压箱,逐步降低气压至指定值(如50kPa),保持温度25℃,持续1-2小时。例如,高原地区使用的手机,需做低气压测试,模拟5000米海拔环境,测试后检查电池是否膨胀、屏幕是否正常显示。

执行标准参考GB/T 2423.2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M:低气压》与IEC 60068-2-13:1983。对于航空电子(如飞机上的娱乐系统),需模拟更高的海拔(如10000米,气压26kPa),测试时间更长(如4小时)。

测试中的关键是“气压变化速率”——需控制在每分钟降低1kPa以内,避免样品内部压力骤变导致结构损坏(如塑料外壳变形);测试后需缓慢恢复气压(每分钟上升1kPa),再取出样品,避免因压力骤升导致元器件受损。此外,电池类产品需单独评估,因为低气压下电池的安全风险更高。

执行标准的选择逻辑:匹配产品使用场景与行业要求

执行标准的选择不是“选最高级”,而是“选最匹配”——需结合产品的使用场景、行业规范与客户要求。例如,消费电子(如手机 、电脑)常用GB/T 2423系列与IEC 60068系列,因为这些标准覆盖了常见的消费环境;汽车电子需符合ISO 16750系列,因为汽车的振动、温度环境比消费电子更恶劣;军工电子需遵循GJB 150A-2009,因为军工设备要应对极端温度(-55℃至70℃)、强振动(20g)等环境。

行业规范是标准选择的重要依据:汽车电子中的发动机控制器,需满足ISO 16750-3:2017(机械负载)与ISO 16750-4:2010(气候负载);医疗电子中的监护仪,需符合IEC 60601-1-4:2004(环境要求);船舶电子需遵循IEC 60945:2002(海上导航设备环境试验)。

客户的特殊要求往往高于标准:部分高端手机厂商要求温湿度循环次数从标准的10次增加到20次,以提升产品寿命;某户外相机品牌要求沙尘测试时间从2小时延长到4小时,应对沙漠中的长期使用;军工客户可能要求低气压测试的气压降低到10kPa(模拟20000米海拔),超过标准的要求。

此外,需关注标准的时效性——旧版标准可能被新版替代(如GB/T 2423.10-2019替代2008版),新版标准会更新测试方法或要求(如2019版增加了随机振动的测试步骤),使用旧版标准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被认可。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