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生活污水检测的常规项目及对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三方检测机构-孟工 2017-12-03

生活污水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日常生活、商业服务及公共设施排水,含有有机物、氮磷营养盐、悬浮物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排放,会破坏水生态平衡、影响饮用水安全。因此,生活污水检测是管控水环境风险的关键环节,其中常规项目的选择需贴合污染物特征,且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要求——这些标准既明确了检测指标的限值,也规范了检测方法,是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的核心依据。

pH值:水的酸碱性基础指标

pH值反映生活污水的酸碱性强弱,既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控制参数(如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活性的适宜pH为6.5-8.5),也直接影响受纳水体的水生生物生存——过酸或过碱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导致鱼类鳃组织损伤、藻类无法正常生长。

生活污水pH值的检测采用玻璃电极法(依据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通过玻璃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的原电池,测量电池电动势以计算pH值,操作简便且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活污水样品。

国家标准对pH值的限值统一: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无论一级A、一级B还是二级、三级标准,pH值均需控制在6-9范围内;若污水直接排入GB 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域(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同样需满足此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有机污染的核心量化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数值越高说明有机污染越严重——对生活污水而言,COD主要来自食物残渣、洗涤剂、人体分泌物等有机物,是衡量污水有机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标。

生活污水COD的主流检测方法是重铬酸盐法(GB 11914-19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通过加热回流使样品与重铬酸钾、硫酸银(催化剂)反应,再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氧化剂计算COD值;此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GB/T 15456-2019)可缩短消解时间至15分钟,更适合批量样品检测

国家标准对COD的限值因排放等级而异: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适用于敏感水域)COD≤50mg/L,一级B(非敏感水域)≤60mg/L,二级≤100mg/L,三级≤120mg/L;若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COD≤120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真实反映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是污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5天所消耗的氧量,侧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与COD结合的BOD₅/COD比值(可生化性指数),是判断污水是否适合生物处理的关键(比值≥0.3时可生化性较好),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生活污水BOD₅的经典检测方法是稀释与接种法(GB 7488-1987《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将样品稀释至合适浓度(确保溶解氧充足),接种微生物(若样品中微生物不足),在20±1℃下培养5天,测量溶解氧差值计算BOD₅;对于微生物活性低的样品,需加入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作为驯化接种液。

国家标准对BOD₅的限值与COD对应: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BOD₅≤10mg/L,一级B≤20mg/L,二级≤30mg/L,三级≤60mg/L;若污水排入Ⅲ类水域,需执行一级A标准,避免有机物过度消耗水体溶解氧导致“黑臭”。

悬浮物(SS):物理性污染物的直观体现

悬浮物(SS)是污水中不能通过0.45μm滤膜的固体颗粒物,包括泥沙、食物残渣、纤维等——它会堵塞排水管网、增加污泥处理负荷,排放后沉积在水体底部,覆盖底栖生物栖息地、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悬浮物的检测采用重量法(GB 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用预先恒重的0.45μm滤膜过滤水样,将滤膜连同悬浮物在103-105℃下烘干至恒重,通过重量差计算SS浓度——操作中需充分混合样品,避免悬浮物沉淀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国家标准对SS的限值因排放要求调整: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SS≤10mg/L(出水几乎无可见悬浮物),一级B≤20mg/L,二级≤30mg/L,三级≤50mg/L;排入景观水体的污水执行一级B或二级标准,避免水体浑浊。

氨氮(NH₃-N):氮营养盐的主要形态

氨氮(NH₃-N)是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总氮60%-80%),来自人体尿液(尿素分解)、洗涤剂铵盐及食物残渣——其危害包括:通过硝化反应消耗水体溶解氧,加剧缺氧;游离氨(NH₃)对鱼类有毒性,浓度超过0.5mg/L会损伤鳃组织影响呼吸。

生活污水氨氮的常用检测方法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 7479-1987《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碱性条件下,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420nm波长测量);需用酒石酸钾钠掩蔽重金属离子干扰,确保结果准确。

国家标准对氨氮的限值严格: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氨氮≤5mg/L(以N计),一级B≤8mg/L,二级≤25mg/L,三级≤30mg/L;排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水需执行一级A标准,防止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影响饮水安全。

总磷(TP)与总氮(TN):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

总磷(TP)是污水中所有磷的总和(正磷酸盐、聚磷酸盐、有机磷),总氮(TN)是所有氮的总和(氨氮、硝酸盐氮、有机氮)——二者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因子:当TP超过0.02mg/L、TN超过0.2mg/L时,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水体缺氧、产生藻毒素。

总磷检测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1989):样品经强酸性消解(过硫酸钾)转化为正磷酸盐,与钼酸铵、抗坏血酸反应生成磷钼蓝,700nm波长测吸光度;总氮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1989):氧化为硝酸盐后,利用220nm与275nm吸光度差计算浓度。

国家标准对总磷和总氮的限值明确:GB 18918-2002中,总磷一级A≤0.5mg/L(以P计),一级B≤1.0mg/L;总氮一级A≤15mg/L(以N计),一级B≤20mg/L——排入湖泊、水库的污水需执行一级A标准,切断富营养化的营养来源。

动植物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代表

动植物油来自厨房排水的食用油、食物残渣脂肪,是生活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代表——它会在污水表面形成油膜,阻碍氧气溶解,包裹微生物细胞影响生物降解效率;排放后漂浮在水体表面,影响景观和水生生物呼吸。

生活污水动植物油的检测用红外分光光度法(GB/T 16488-1996《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用四氯化碳萃取油类物质,测量2930cm⁻¹(CH₂)、2960cm⁻¹(CH₃)波长的吸光度,通过校准曲线计算浓度——该方法能区分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准确性高。

国家标准对动植物油的限值严格: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动植物油≤1mg/L,一级B≤3mg/L,二级≤5mg/L,三级≤20mg/L;餐饮集中区的生活污水需先经隔油池预处理,将动植物油降至50mg/L以下再进入生物处理。

粪大肠菌群:粪便污染与健康风险的指示菌

粪大肠菌群是能在44.5℃下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作为指示菌,它的存在说明污水中可能有致病性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若排入饮用水源地或景观水体,可能引发霍乱、痢疾等介水传染病。

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多管发酵法(GB/T 5750.12-2006)通过初发酵、复发酵计算最可能数(MPN);滤膜法(同标准)用0.45μm滤膜过滤,培养后计数典型菌落——滤膜法更适合低浓度的处理后出水。

国家标准对粪大肠菌群的限值与健康相关: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1000个/L,一级B≤10000个/L,二级≤10000个/L,三级≤100000个/L;排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污水需执行一级A标准,确保水源水安全。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