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检测中常见的重金属指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
水样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水样中的重金属(如铅、镉、六价铬、汞、砷)具有毒性、累积性和不可降解性,长期摄入或接触会损害人体肝、肾、神经系统,甚至致癌。因此,准确检测水样中重金属含量并依据标准判定结果,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监控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水样中常见重金属指标,详细阐述其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场景及操作要点,并明确不同水体类型的结果判定依据,同时补充样品前处理与干扰排除的实践经验,为水质检测工作提供实用参考。
水样中铅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铅检测的常用方法,分为火焰法与石墨炉法。火焰法适用于高浓度铅样品(如工业废水),原理是铅原子吸收283.3nm波长的光,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石墨炉法灵敏度更高(检出限0.5μg/L),适用于低浓度铅(如饮用水),需加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消除氯化钠等基体的抑制作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能多元素同时测定,检出限可达ng/L级,适用于复杂水样(如地表水中的痕量铅),但需注意仪器记忆效应——测定后需用稀硝酸冲洗管路,避免汞、镉等元素残留。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是经典化学法,铅与双硫腙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红色络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于510nm比色,适用于基层实验室,但需用氰化钾掩蔽铜、锌等干扰离子,操作较繁琐。
结果判定依据不同标准:生活饮用水执行GB 5749-2022,铅限值0.01mg/L;地表水GB 3838-2002中,Ⅰ类水≤0.01mg/L,Ⅱ类至Ⅲ类≤0.05mg/L;工业废水GB 8978-1996一级标准≤0.5mg/L,二级≤1.0mg/L。
水样中镉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镉检测的主流技术,因镉在水样中浓度极低(饮用水≤0.005mg/L),石墨炉的高灵敏度(检出限0.1μg/L)可满足需求。测定时用氘灯扣除背景吸收,避免有机物产生的干扰,确保结果准确。
ICP-MS法适用于痕量镉测定,能同时分析多种元素,需注意镉同位素(如Cd111)可能受In111干扰,可采用碰撞池技术消除。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镉时,需控制pH在11.5左右,镉与双硫腙形成 crimson 络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后比色,适用于无大型仪器的场景,但需多次萃取提高回收率。
结果判定:生活饮用水GB 5749-2022中镉≤0.005mg/L;地表水GB 3838-2002中,Ⅰ类水≤0.001mg/L,Ⅱ类至Ⅲ类≤0.005mg/L;工业废水GB 8978-1996一级≤0.1mg/L,二级≤0.5mg/L。
水样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是六价铬的国标方法(GB/T 7467-1987),原理是六价铬在硫酸介质中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540nm比色,检出限0.004mg/L,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需注意显色后10分钟内完成比色,避免阳光直射导致产物分解。
原子吸收法测定六价铬时,需先分离六价铬(如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否则会包含三价铬,适用于需同时测总铬与六价铬的场景。
ICP-MS法需结合离子色谱分离形态,才能准确测定六价铬(如CrO4²-),适用于复杂水样的痕量分析,但仪器成本较高。
结果判定:生活饮用水GB 5749-2022中六价铬≤0.05mg/L;地表水GB 3838-2002中,Ⅰ类水≤0.01mg/L,Ⅱ类至Ⅳ类≤0.05mg/L;工业废水GB 8978-1996一级≤0.5mg/L,二级≤1.0mg/L。
水样中汞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汞的经典方法(GB/T 7468-1987),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通过载气带入原子吸收池,测定253.7nm吸光度,适用于低浓度汞(饮用水≤0.001mg/L)。若样品含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需加盐酸羟胺消除抑制。
原子荧光光谱法灵敏度更高(检出限0.001μg/L),汞原子吸收激发光后产生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能同时分析砷、硒等元素,是当前常用技术。
ICP-MS法测定汞时,需注意记忆效应——汞易吸附在管路和锥口,导致结果偏高,需用5%硝酸+0.5%过氧化氢冲洗管路,或测定后运行空白样品。
结果判定:生活饮用水GB 5749-2022中汞≤0.001mg/L;地表水GB 3838-2002中,Ⅰ类水≤0.0001mg/L,Ⅱ类至Ⅲ类≤0.0002mg/L;工业废水GB 8978-1996一级≤0.05mg/L,二级≤0.1mg/L。
水样中砷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砷检测的首选(GB/T 7485-1987),砷在酸性条件下被硼氢化钠还原为砷化氢,导入原子化器分解为砷原子,吸收193.7nm激发光产生荧光。需加硫脲-抗坏血酸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硼氢化钠仅还原三价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是传统方法,砷化氢与试剂反应生成红色胶体银,于510nm比色,适用于中等浓度砷(如工业废水),但需注意砷化氢有毒,操作时需通风。
ICP-MS法测定砷时,需解决As75的ArCl+干扰——用碰撞池技术(如氦气碰撞)消除,提高准确性。
结果判定:生活饮用水GB 5749-2022中砷≤0.01mg/L;地表水GB 3838-2002中,Ⅰ类至Ⅱ类≤0.05mg/L,Ⅲ类≤0.1mg/L;工业废水GB 8978-1996一级≤0.5mg/L,二级≤1.0mg/L。
重金属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注意事项
前处理是结果准确的关键。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和悬浮物,使重金属离子化。含大量有机物的水样(如生活污水)用硝酸-高氯酸消解:水样与硝酸(1:3)混合,加热至近干,加高氯酸至冒白烟;清洁水样(如饮用水)仅需硝酸消解(5mL浓硝酸,微沸30分钟)。
微波消解快速高效,适用于少量样品(0.5-5g),按程序设置温度180℃、压力200psi、时间30分钟,消解液应澄清透明,无残渣。
避免污染需注意:容器用10%硝酸浸泡24小时,去离子水冲洗;用优级纯试剂;戴无粉手套,避免手接触样品。
样品保存:采集后加硝酸酸化至pH<2(每升加5mL浓硝酸);汞样品加0.5g/L重铬酸钾;4℃冰箱保存,铅、镉可存14天,汞7天内测定。
结果判定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
基体干扰:石墨炉测铅时,氯化钠产生背景吸收,加磷酸二氢铵基体改进剂;ICP-MS用内标法(铟、铋)补偿信号波动。
形态干扰:六价铬测定时,还原性物质(Fe²+、S²-)还原六价铬,加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还原过量,尿素消除亚硝酸钠影响。
试剂干扰:双硫腙需提纯(氨水洗涤、盐酸酸化析出晶体);三氯甲烷蒸馏去除氧化物。
仪器干扰:原子吸收灯定期校准能量和波长;ICP-MS锥口用稀硝酸冲洗,避免盐分堵塞。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