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质检报告不合格后重新检测的流程是什么
[ 拼多多质检报告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拼多多作为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对商品质量管控严格,商家上架商品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质检报告。若质检报告不合格,商品将无法正常上架或面临下架风险,及时完成重新检测是商家恢复商品链路的关键。本文将详细拆解拼多多质检报告不合格后重新检测的全流程,帮助商家快速理清操作要点。
第一步、明确质检不合格的具体原因
质检报告不合格后,商家首先要登录拼多多商家后台,在“商品管理”-“质检报告管理”中找到对应商品的质检报告,查看系统标注的“不合格原因”字段。常见不合格原因主要分为四类:项目不达标、检测标准不符、样品问题、报告形式问题。
项目不达标是最常见原因,指商品某项指标不符合检测标准,比如纺织品甲醛含量超过GB 18401-2010规定的≤75mg/kg,或儿童玩具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过GB 21027-2007的≤0.1%,这类问题直接关联商品质量,需从生产环节整改。
检测标准不符多因商家未关注标准更新,比如拼多多要求电器类需符合GB 4706.1-2020(家用电器安全通用要求),若商家用已废止的GB 4706.1-2005出具报告,将直接被判不合格。
样品问题包括样品数量不足、代表性差或信息不符,比如服装类需3件同一批次样品,若仅提供1件或样品批次不同,检测结果会因“无法代表批量商品”被拒。
报告形式问题则是缺少关键标识(如CMA/CNAS章)、格式不符(如截图而非完整PDF),这类问题虽不涉质量,但会因报告无效导致不合格。
第二步、针对性整改不合格项
明确原因后需针对性解决:若项目不达标,从生产端调整,比如纺织品甲醛超标可更换低甲醛胶粘剂或增加水洗工艺,整改后需保留生产记录(如原料采购单、工艺调整记录)供机构核对。
若检测标准不符,需在拼多多后台“规则中心”搜索“商品质检要求”,找到对应类目最新标准(如食品接触材料用GB 4806系列、家具用GB 18584-2001),确保重新检测用现行标准。
若样品问题,按平台要求重新准备:服装类需3件同一批次、未使用的样品,标注清晰批次号(如“20240301-01”);电子产品需提供含配件的完整全新样品,避免因样品不完整导致结果偏差。
若报告形式问题,联系原机构补正:缺少CMA章让机构加盖,报告不清晰要求提供高分辨率PDF,补正后需保持原报告编号和日期不变,避免平台判定“新报告与原样品无关”。
第三步、选择符合拼多多要求的质检机构
拼多多要求检测机构具备CMA资质(计量认证),部分类目建议同时有CNAS资质(实验室认可)。商家可通过中国计量认证官网(http://cma.cnca.cn/)查询机构资质有效性。
需确认机构能检测目标项目:比如食品接触材料要能测GB 4806系列,化妆品要能测GB 7916-2013(化妆品卫生标准),避免因机构无对应检测能力导致报告无效。
优先选择拼多多合作的推荐机构(如SGS、华测检测、谱尼测试),这类机构的报告认可度高,能减少平台二次审核的风险。若选择非推荐机构,需提前确认机构资质和报告格式是否符合平台要求。
第四步、准备重新检测的申请材料
重新检测需准备的材料包括:
1、商家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商品信息(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厂家,需与后台一致)。
3、整改后的样品(按机构要求数量)。
4、原不合格报告(便于机构对比分析问题)。
5、拼多多平台的质检要求说明(如该类商品需测的项目和标准)。
注意材料的准确性:营业执照需在有效期内,商品批次号要与生产记录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导致机构拒绝接收样品。
第五步、提交重新检测申请并支付费用
联系选定的检测机构,说明“拼多多质检不合格需重新检测”,提供原不合格报告和商品信息。机构会出具《检测委托书》,商家需填写完整:包括检测项目(需与拼多多要求完全一致,如纺织品要测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检测标准(如GB 18401-2010)、样品数量、商家联系方式。
确认《检测委托书》无误后签名盖章,支付检测费用(费用因项目而异,纺织品常规检测约200-500元,特殊项目如重金属检测可能更贵)。注意:检测项目需覆盖平台要求的所有项,漏项会导致再次不合格。
第六步、规范寄送检测样品
样品寄送需注意:
1、包装:易碎品用泡沫缓冲,避免运输破损。
2、标识:样品上标注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生产厂家,与后台一致。
3、运输:选顺丰、京东等可靠快递,避免丢失或延误。
4、随样文件:附上《检测委托书》、原不合格报告复印件、商家联系方式,方便机构核对。
比如服装样品需寄送未穿过、未洗涤的全新样品,且为同一批次;电子产品需包含充电器、数据线等完整配件,避免因样品不完整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第七步、跟进检测过程并确认报告内容
检测周期一般为3-7个工作日(具体看项目数量),商家可在检测第2-3天联系机构跟进进度(如“样品是否已接收?检测是否开始?”)。
报告出具后,需仔细核对:
1、机构信息(CMA/CNAS标识是否清晰,编号是否有效)。
2、商品信息(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号与后台一致)。
3、检测项目(覆盖平台要求的所有项)。
4、检测结果(所有项目是否合格,如甲醛≤75mg/kg)。
5、检测标准(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
若报告有错误(如商品名称写错),需立即让机构重新出具,确保信息准确。
第八步、上传重新检测报告至拼多多后台
登录拼多多商家后台,进入“商品管理”-“商品素材”-“质检报告”,找到对应商品点击“上传新报告”。上传PDF格式的清晰报告(可放大查看细节),填写报告信息:报告编号、检测机构名称、检测日期、检测标准。
注意:上传的报告需为最新且未过期(一般有效期1年,部分类目不超过2年),商品信息需与后台SKU完全一致(如规格型号是“M码 白色”,不能写“中码 米白”)。
第九步、等待平台审核并确认结果
平台审核时间一般为1-3个工作日,审核通过后商品会恢复“已上架”状态;若审核不通过,后台会提示具体问题(如“报告中CMA标识不清晰”“检测项目与平台要求不符”)。
若审核不通过,需再次核对问题点:比如CMA标识不清晰,联系机构重新出具清晰报告;检测项目不符,重新确认平台要求的项目并补充检测。重复前面的流程直到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