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质检报告检测项目调整申请流程
[ 京东质检报告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京东质检报告是商家入驻及产品合规销售的核心凭证,当产品配方、工艺变更或平台/国家标准更新时,需及时调整检测项目以维持报告有效性。本文聚焦京东质检报告检测项目调整的全流程,从前期准备到最终上线,拆解每一步操作细节,帮助商家快速完成合规调整,避免因报告不符导致的运营风险。
调整申请的前置准备工作
发起申请前,商家需先明确调整原因:是产品自身变化(如配方新增成分、工艺迭代),还是外部规则更新(如平台类目要求调整、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原因模糊易导致申请驳回,需提前收集证明材料——比如配方变更说明书、新国标文件等,确保调整逻辑清晰。
其次,核对原报告的有效性:若原报告已过期,需直接重新做全项目检测,而非调整;若在有效期内,需逐一列出需新增/删减的项目(如原报告未测“总黄酮”,现因新标要求补充),并对应到具体标准条款(如GB/T 1886.234-2020)。
最后,确认产品类目归属:不同类目检测要求差异大(如食品vs电子产品),需进入京东后台“商品管理-类目管理”核对当前类目,避免因类目误判导致项目不符。
线上申请入口与资料提交
准备完成后,登录京东商家后台(shop.jd.com),进入“资质管理-质检报告管理”,找到需调整的原报告,点击右侧“调整申请”(仅未过期且“已通过”的报告可操作)。
填写“调整原因说明”需具体,如“因配方新增植物提取物,需补充‘总黄酮含量’检测”,避免“产品升级”这类模糊表述。同时上传前置准备的证明材料(PDF/JPG格式,≤5M)。
选择调整项目时,系统会列出原报告项目,商家可勾选“新增”或“删除”:新增项目需填名称+标准;删除项目需说明原因(如“原项目被新标废止”)。若需替换项目(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替换紫外法),需同时勾选原项目删除与新项目新增。
提交后,系统生成申请编号,需保存用于后续进度查询。
申请资料的审核与补正
提交后1-3个工作日内,平台完成初审,重点查:调整原因合理性、材料完整性、项目是否符合类目规则。初审通过会发短信通知;未通过则在“消息中心”说明原因(如“未提供配方变更生产记录”)。
需补正的商家,需在5个工作日内进入“调整申请记录”点击“修改”,补充材料或调整项目后重新提交。补正最多2次,2次未过需联系商家客服(400-622-9068)咨询。
检测机构确认与样品寄送
初审通过后,选择京东认可的检测机构(如SGS、华测、谱尼),可按3个维度选:专业性(食品选CMA-F资质机构)、地理位置(优先本地缩短寄样时间)、报价。
联系机构确认检测要求:如“总黄酮”需500g/份样品、密封包装、附产品说明书。确认后寄样,同时在后台上传快递单号+样品照片(清晰显示名称、批号)。
若机构要求填《检测委托单》,需确保委托单项目、标准与京东申请一致,避免因委托单错误导致结果无法用。
调整项目的检测实施与结果核对
样品到机构后,1-5个工作日完成检测(微生物3-5天,理化1-2天)。商家可通过机构平台/客服查进度,有疑问(如样品异常)及时沟通。
检测完成后,机构出具《检测结果报告》,商家需核对3点:项目名称与申请一致、标准符合要求(如“邻苯二甲酸酯”符合GB 28404-2011)、结果为“合格”。若不合格,需排查原因(样品批次/检测误差),重新送样;若合格,上传报告至后台。
注意:报告需盖CMA/CNAS章,否则平台不认。
新报告的审核与上线
上传结果报告后,平台1-2个工作日完成二次审核,重点查:报告真实性(官网验编号)、项目符合性、结果有效性。
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更新原报告内容,商家可在“质检报告管理”查新报告有效期(通常与原报告一致,若原报告快过期,需同时申请延期)。新报告上线后,需更新商品详情页的报告链接,确保消费者能看最新版。
若审核未过,系统提示具体问题(如“机构无该项目CMA资质”“报告批号与原报告不一致”),需按提示修改(如换机构重测、补批号一致证明),重新提交。
调整后的后续问题处理
新报告上线后,若发现项目遗漏/标准错误,需在7个工作日内发起“二次调整申请”(流程同首次,需说明“补充遗漏项目”原因+传材料);超过7天需重新做全项目检测。
若平台/消费者抽检发现报告不符(如项目未覆盖新标),需立即下架商品,重新调整,并联系客服说明情况,避免违规扣分/罚款。
商家需建“质检报告台账”,记录每次调整的原因、时间、机构、结果等,方便后续溯源——比如平台要调整记录时,能快速调出材料,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