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认证资质

CMA认证资质

服务热线:

CMA认证资质扩项申请的条件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9-16

[ CMA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CMA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保障机构检测公信力的核心资质,扩项申请则是机构在原有资质基础上新增检测项目、拓展业务边界的关键环节。对于需提升服务能力的机构而言,掌握扩项的条件、流程及注意事项,是高效完成资质升级、匹配市场需求的核心支撑。

CMA扩项申请的前提条件

首先,机构需持有有效CMA证书(证书在6年有效期内),且原有资质运行规范。若证书即将到期,建议优先完成复评审再同步扩项,避免流程冲突。

其次,新增项目需满足“人、机、法、环”基础要求:人员需具备对应专业背景或培训资质(如授权签字人需中级及以上职称+3年相关经验);设备需经校准/检定并取得合格证书,环境需符合项目标准(如微生物检测需无菌室、重金属检测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三、管理体系需覆盖扩项内容:修订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将新增项目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记录要求纳入体系,确保体系与扩项项目适配。

最后,需完成方法验证/确认:通过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等方式验证检测准确性;非标准方法需额外确认。验证数据需留存,是评审的核心支撑材料。

CMA扩项申请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网上填报:登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系统”,填写扩项信息(新增项目清单需与验证项目一致,避免漏报)。

第二步,提交资料: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资质认定申请书》、原有CMA证书、方法验证报告、人员资质、设备校准证、体系修订页等,资料需装订整齐、标注页码。

第三步,申请受理:监管部门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资料合格发《受理通知书》;不合格则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机构需按期补正。

第四步,现场评审:评审组核查人员操作、设备状态、体系运行,随机抽取1-2个扩项项目进行现场实验见证(如饮用水重金属检测需现场操作原子吸收仪)。

第五步,整改发证:针对评审“不符合项”,机构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整改合格后,监管部门颁发包含新增项目的CMA证书。

资料准备的关键要点

资料需“全、准、匹配”:“全”即覆盖所有要求材料(如方法验证报告不能遗漏);“准”即项目清单与验证一致,标准用现行有效版本(如食品检测需引用GB 2760-2014而非旧版);“匹配”即人员资质与项目专业对应(如新增食品检测需食品专业人员)。

方法验证报告需“数据充分”:需包含实验目的、原理、6次以上平行样结果、回收率/偏差统计等内容,避免仅写“验证合格”而无数据支撑。

体系文件需“可追溯”:修订页需标注日期、原因(如“新增甲醛检测,修订作业指导书第3.2条”),确保评审专家能清晰看到体系与扩项的关联。

现场评审的注意事项

提前布置现场:将扩项设备摆放整齐(标注名称、编号、校准状态),备好实验样品(如新增土壤检测需准备标准土样)、试剂(有效期内)、记录表格(原始记录、设备使用记录)。

人员需“熟流程、会应答”:项目负责人需能回答“项目依据什么标准?质量控制怎么做?”等问题;操作人员需熟练操作设备,现场实验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如移液管需垂直、仪器参数需与标准一致)。

配合评审核查:及时提供内部审核报告、质量控制图、人员培训记录等资料,不拖延;对专家问题如实回答,有问题主动说整改计划,不隐瞒。

授权签字人需“懂职责、能解释”:若新增授权签字人,需能说明“授权签字人职责是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并能解释报告数据(如“该样品菌落总数超标,依据GB 4789.2-2016第5.2条”)。

常见问题的规避策略

问题一:资料缺失。如漏交方法验证报告或人员培训记录。规避:提前列资料清单,逐一核对,确保无遗漏;可将清单打印贴在资料袋上,对照勾选。

问题二:人员/设备不符。如新增项目人员无对应专业,或设备校准范围未覆盖检测参数。规避:提前查人员资质,不符则补培训(如参加食品检测培训)或招聘;设备校准前确认“校准范围是否覆盖检测参数”(如测pH 4-9的样品,pH计需校准4、7、9三点)。

问题三:体系“空转”。如体系文件改了但没人执行,或质量控制记录空白。规避:体系修订后组织全员培训(考试合格再上岗);每月做质量控制(如空白实验、加标回收),及时填记录,保证体系落地。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