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
服务地区:全国
报告类型:电子报告、纸质报告
报告语言:中文报告、英文报告、中英文报告
取样方式:快递邮寄或上门取样
样品要求:样品数量及规格等视检测项而定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暂不接受个人委托项目。
微析技术研究院进行的相关[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可出具严谨、合法、合规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如果您对[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有报告、报价、方案等问题可咨询在线工程师,收到信息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是对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热辐射等热学相关性能进行测定,以明确其热学特性是否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保障真空玻璃在建筑等领域的隔热等功能表现。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目的
目的之一是确定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从而了解其隔热保温的能力,这对于评估真空玻璃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效果至关重要。
其二是检测真空玻璃的热辐射特性,以此判断其对热量辐射传递的抑制程度,进而保证真空玻璃能有效减少热量交换。
其三是通过热学性能检测,为真空玻璃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以便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热学性能。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所需设备
需要使用导热系数测定仪,用于精确测量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等热学参数。
还需配备红外热像仪,可用于观测真空玻璃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辅助分析热学性能。
另外,恒温恒湿箱等环境控制设备也必不可少,用于营造稳定的检测环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步骤
首先要准备好待测真空玻璃样品,进行样品的前期检查,确保无损坏等影响检测的情况。
然后将样品安装到导热系数测定仪等设备上,设置好检测参数,开启检测程序,获取初始的热学性能数据。
接着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真空玻璃表面进行扫描,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与导热系数测定仪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参考标准
GB/T 11944-2012《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的检测方法等相关要求,可用于真空玻璃热学性能中保温相关部分的检测参考。
GB/T 2680-2014《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此标准能为真空玻璃的光学热学参数测定提供依据。
JG/T 452-2014《真空绝热板》,虽主要针对真空绝热板,但其中部分热学性能相关要求可借鉴用于真空玻璃检测。
GB/T 31354-2015《建筑用真空玻璃》,该标准专门针对建筑用真空玻璃,明确了其热学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ISO 10077-1:2007《建筑玻璃 热性能 第1部分:稳态法测定玻璃和玻璃组合件的传热系数》,国际标准可作为补充参考检测方法。
ASTM C1363-19《标准试验方法用防护热板装置测定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热传输特性》,美国标准可在热学性能检测设备和方法上提供参考。
JGJ 134-201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涉及建筑节能方面,与真空玻璃的热学性能在建筑应用中的要求相关。
JGJ 75-201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同样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有规定,与真空玻璃热学性能在该地区的应用相关。
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范了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要求,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需符合其中相关规定。
GB/T 18290-2010《建筑节能用玻璃 保温隔热性能检测方法》,明确了建筑节能用玻璃保温隔热性能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要严格控制,因为环境因素会对热学性能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需保证环境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安装样品时要确保安装牢固且密封良好,避免因安装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对真空玻璃真实热学性能的判断。
使用设备时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维护,保证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结果评估
将检测得到的传热系数等数据与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若检测值小于等于标准限值,则说明真空玻璃的热学保温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对热辐射等数据的分析,判断真空玻璃对热量辐射的阻隔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若达到则热学性能良好。
综合各项热学性能检测结果,全面评估真空玻璃的热学性能优劣,为其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真空玻璃热学性能检测应用场景
在建筑行业中,用于检测建筑用真空玻璃的热学性能,确保其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提升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
在玻璃制造企业,可通过热学性能检测来把控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热学性能更优的真空玻璃产品。
在科研机构,用于研究真空玻璃的热学性能机理,为进一步改进真空玻璃性能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服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