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

服务热线: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主要项目有哪些以及检测标准是什么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4-14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色牢度是纺织品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褪色、沾色问题,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安全性。无论是日常穿着的衣物、家用纺织品还是户外用品,色牢度测试都是评估其耐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解析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主要项目,以及对应的国际、国内检测标准,为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参考。

耐水洗色牢度:模拟日常洗涤的褪色风险

日常水洗是纺织品最频繁的使用场景,衣物在洗衣机中经历搅拌、洗涤剂浸泡和水流冲击,容易出现自身褪色或沾污其他衣物的问题。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的核心是模拟这一过程,评估面料抵抗褪色(原样颜色变化)和沾色(染料转移到相邻织物)的能力,是服装、家纺产品最基础的色牢度项目之一。

国内常用标准为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C06;美国则采用AATCC 61《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测试时需根据织物类型选择条件,比如棉麻织物常用40℃或60℃水温,加入规定量的洗涤剂(如含碱性蛋白酶的合成洗涤剂),然后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如棉、涤纶)缝合成组合试样,放入洗衣机中按设定程序洗涤、漂洗、干燥。

测试后的评级采用GB/T 25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和GB/T 25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等级从1级(最差,严重褪色/沾色)到5级(最好,无明显变化)。比如普通T恤要求耐水洗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避免洗几次就发白或染脏其他衣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洗涤条件对结果影响很大——高温洗涤会加速染料分解,因此测试前需明确产品的预期使用场景:婴儿衣物通常采用30℃温和洗涤,而工作服可能需要60℃强洗;含弹性纤维(如氨纶)的织物则需避免长时间搅拌,防止面料变形影响测试准确性。

耐摩擦色牢度:评估外力摩擦下的染料转移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模拟织物在穿着或使用中受到摩擦(如衣领与脖子摩擦、口袋与手部摩擦)时的褪色情况,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类——湿摩擦因水分参与,更易导致染料溶出,结果通常比干摩擦低1-2级。

国内标准为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X12;美国采用AATCC 8《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仪:将试样固定在台面上,用标准摩擦布(干或湿)在试样表面往复摩擦10次(干摩擦)或10次(湿摩擦,摩擦布含水率100%),然后观察摩擦布上的沾色情况。

评级同样使用沾色灰色样卡,等级1-5级。比如牛仔裤的裤腿内侧需耐干摩擦4级以上,避免走路时摩擦褪色;儿童外套的袖口因常接触水,湿摩擦牢度需达到3-4级。

值得注意的是,织物表面结构会影响结果:比如磨毛布因表面纤维蓬松,摩擦时易带出色素,耐摩擦牢度通常比平纹布低;而涂层织物(如防水外套)因表面有薄膜,耐摩擦牢度较好,但需注意涂层是否脱落。

耐汗渍色牢度:针对贴身衣物的汗液影响

人体汗液含有乳酸、氯化钠、尿素等成分,酸性或碱性汗液会破坏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导致褪色——尤其是贴身衣物(如内衣、T恤、运动服),长期接触汗液更容易出现问题。耐汗渍色牢度测试就是模拟这一过程,评估织物在汗液中的色牢度。

国内标准为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E04;美国采用AATCC 15《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时需制备两种汗液:酸性汗液(pH 4.3,含乳酸、氯化钠、尿素)和碱性汗液(pH 8.0,含碳酸钠、氯化钠、尿素),分别模拟人体不同状态下的汗液(如运动后酸性更强)。

将试样与贴衬织物缝合成组合试样,浸泡在汗液中30分钟,然后夹在玻璃板之间施加压力(12.5kPa),放入恒温箱(37℃)中保持4小时,最后干燥并评级。贴身衣物的耐汗渍色牢度通常要求达到4级以上,防止汗液导致面料发黄或染料转移到皮肤上。

需要强调的是,某些染料(如直接染料)对汗液更敏感,因此使用这类染料的织物需特别关注耐汗渍测试——比如纯棉内衣若用直接染料染色,可能在运动后出现明显褪色。

耐日晒色牢度:模拟自然光的老化作用

耐日晒色牢度测试评估织物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下的褪色情况,核心是模拟紫外线(UV)对染料的分解作用——户外用品(如遮阳布、帐篷、泳衣)、浅色衣物尤其需要关注这一项目,因为紫外线会加速染料氧化,导致颜色变浅或发黄。

国内标准为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B02;美国采用AATCC 16《耐日晒色牢度》。测试使用氙弧灯日晒仪,模拟自然光的光谱(包括UV-A和UV-B),控制辐照度(如60W/m²)、温度(40-60℃)和湿度(40%-60%),将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1-8级,8级耐晒最好)一起暴露在光源下,直到试样的褪色程度与某一级蓝色羊毛标样一致,即为该试样的耐日晒等级。

比如户外遮阳布需达到7-8级,确保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不褪色;而室内窗帘通常要求5-6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纤维的耐晒性不同:涤纶因分子结构稳定,耐日晒牢度可达6-7级;棉纤维则易受紫外线破坏,通常只有4-5级,因此纯棉户外用品需进行抗紫外线整理,提升耐日晒牢度。

耐干洗色牢度:针对高端服装的干洗需求

耐干洗色牢度测试模拟专业干洗过程(使用有机溶剂如四氯乙烯)对织物颜色的影响,主要针对不能水洗的纺织品,如羊毛西装、真丝衬衫、羊绒毛衣等——干洗溶剂会溶解部分染料,导致褪色或沾色。

国内标准为GB/T 5711-2015《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洗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D01;美国采用AATCC 132《耐干洗色牢度》。测试时将试样与贴衬织物缝合成组合试样,放入干洗机中,加入四氯乙烯(或其他干洗溶剂),振荡30分钟(模拟干洗过程),然后取出干燥,评级褪色和沾色。

高端服装品牌对耐干洗牢度要求很高,比如羊毛西装需达到4级以上,避免干洗几次后面料失去光泽或颜色不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涂层或印花织物可能因溶剂侵蚀导致涂层脱落,因此测试前需确认织物的干洗兼容性——比如聚氨酯涂层的织物可能无法承受四氯乙烯,需改用石油溶剂干洗。

耐氯漂色牢度:适用于接触氯的纺织品

耐氯漂色牢度测试评估织物在含氯环境(如游泳池水、漂白剂)中的褪色情况,主要针对泳衣、酒店布草、医院制服等——氯会破坏染料的分子结构,导致颜色快速流失(如泳衣发白)。

国内标准为GB/T 8433-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氯化水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N01;美国采用AATCC 188《耐氯水色牢度》。测试时将试样浸泡在含有效氯的溶液中(如50mg/L或100mg/L,模拟游泳池水浓度),在37℃下保持一定时间(如4小时),然后取出冲洗、干燥,评级褪色。

泳衣的耐氯漂牢度通常要求达到4级以上,防止在游泳池中浸泡后颜色变浅;酒店布草因需频繁使用含氯洗涤剂,也需达到3-4级。需要注意的是,活性染料对氯更敏感,而还原染料或硫化染料的耐氯漂性能较好,因此泳衣通常采用耐氯染料染色。

耐唾液色牢度:婴幼儿纺织品的安全门槛

耐唾液色牢度是婴幼儿纺织品(如尿布、围嘴、婴儿服)的强制测试项目,因为婴幼儿会啃咬衣物,唾液中的酶(如淀粉酶)和水分会加速染料溶出,若染料迁移到口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国内标准为GB/T 18886-2020《纺织品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附录,专门规定了耐唾液色牢度测试方法:将试样浸泡在模拟唾液的溶液中(pH 6.8,含淀粉酶、氯化钠),在37℃下保持1小时,然后取出用滤纸吸干,与贴衬织物一起夹在玻璃板之间,放入恒温箱中保持4小时,最后评级褪色和沾色。

根据标准要求,婴幼儿纺织品的耐唾液色牢度必须达到4级以上,且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是保障婴幼儿安全的关键门槛,也是消费者选择婴儿衣物时的重要参考。

耐熨烫色牢度:高温下的颜色稳定性

耐熨烫色牢度测试评估织物在熨烫过程中(高温、压力)的褪色情况,主要针对需要熨烫的纺织品(如西装、衬衫、礼服)——高温会使染料升华(如涤纶的分散染料)或分解(如棉的直接染料),导致颜色变浅或沾到熨烫板上。

国内标准为GB/T 15144-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熨烫色牢度》,对应国际标准ISO 105-X11;美国采用AATCC 110《耐熨烫色牢度》。测试时根据织物纤维类型选择熨烫温度:棉麻织物180-210℃,涤纶140-160℃,羊毛160-180℃,将试样与贴衬织物叠放,用加热的熨烫头压在试样上一定时间(如10秒),然后观察试样的褪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比如衬衫的领口和袖口需耐熨烫4级以上,避免熨烫后出现亮光或褪色;西装面料因常用羊毛或毛混纺,需选择合适的熨烫温度——过高温度会导致羊毛纤维收缩,影响面料平整度和色牢度。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