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饮用水水质检测涵盖的感官性状和化学指标

三方检测机构-祝工 2017-12-17

水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饮用水水质检测是保障饮水安全的核心环节,其中感官性状指标是人们对水质的直接感知,化学指标则反映水中潜在的污染物风险。感官性状包括色、嗅、味、浑浊度等,直接影响饮用体验和初步判断;化学指标涵盖无机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涉及健康风险防控。两者共同构成水质评价的基础框架,是饮用水从水源到龙头的关键把控点。

感官性状之“色”:视觉层面的水质信号

饮用水的色度是指水呈现的颜色深浅,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色度不得超过15度(铂钴标准)。色度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因素,如水源中腐殖质、藻类代谢物带来的黄褐色或黄绿色;二是污染因素,如铁离子超标导致的黄褐色(含铁量>0.3mg/L时明显)、锰离子超标导致的棕褐色(含锰量>0.1mg/L时可见)。

色度检测常用铂钴比色法,原理是将氯铂酸钾和氯化钴按比例配制成标准色列,与水样对比确定色度值。这种方法模拟了天然水中常见的黄色调,是国际通用的检测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若水样含有悬浮物,需先过滤再测,避免悬浮物对颜色的干扰。

色度虽然不直接影响健康,但却是水质的“视觉预警”:比如突然变黄的自来水可能是管道腐蚀(铁锈)或水源受暴雨冲刷(泥沙、有机物),长期色度偏高则可能提示水源存在慢性有机污染,需进一步检测有机物指标。

感官性状之“嗅和味”:嗅觉与味觉的健康提示

饮用水的嗅和味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标准要求“不得有异常嗅和味”。异常嗅味的来源复杂,常见的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土腥味(如放线菌分泌的土臭素)、消毒副产物的氯味(如游离氯过量)、化工污染的刺激性气味(如苯系物的芳香味)。

检测方法采用“嗅气法”和“尝味法”: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振荡后用鼻子靠近瓶口闻,描述为“无”“微弱”“明显”“强烈”;尝味时取少量水样(确保无毒性),感受是否有苦、涩、甜、咸等异常味道。需要注意的是,检测人员需预先清除口腔异味(如不吃辛辣食物、不抽烟),避免干扰判断。

异常嗅味往往是污染的早期信号:比如雨后自来水有土腥味,可能是水源藻类爆发;有刺激性化学味,可能是附近化工厂泄漏;氯味过重则可能是消毒剂量过大。这些情况需立即排查,避免更严重的污染。

感官性状之“浑浊度”:水中悬浮物的量化指标

浑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含量的指标,单位为NTU(散射浊度单位)。GB5749-2022规定浑浊度不得超过1NTU,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NTU。浑浊度高的水看起来“不清亮”,比如雨后河水的浑浊感就是泥沙导致的。

浑浊度的危害不仅是影响外观,更关乎消毒效果: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会遮挡紫外线或消毒药剂的作用,导致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无法被有效杀灭,增加肠道传染病风险。此外,浑浊度高的水可能携带病原体(如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这些微生物对消毒有抗性。

检测方法采用散射法,原理是当光线穿过水样时,悬浮物会散射光线,散射光强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常用仪器是浊度仪,检测前需将水样摇匀(避免悬浮物沉淀),并校准仪器(用标准浊度溶液,如福尔马肼标准溶液)。

日常中,若自来水浑浊度突然升高,可能是管网爆管(泥沙进入)、二次供水水箱未清洗(沉积物泛起)或水源受暴雨冲刷(泥沙、有机物进入)。此时需静置一段时间,若浑浊度不消失,应停止饮用并联系供水部门。

感官性状之“肉眼可见物”:直观的污染证据

肉眼可见物是指水中用肉眼能看到的颗粒物或异物,如泥沙、铁锈、藻类、纤维、虫卵等。GB5749-2022明确规定“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因为这些物质不仅影响饮用体验,还可能携带病原体或有毒物质。

常见的肉眼可见物来源:一是管道问题,如老管道腐蚀产生的铁锈(红色颗粒)、镀锌管老化产生的锌垢(白色颗粒);二是水源问题,如湖泊水藻类爆发产生的绿色絮状物(蓝藻)、河水携带的泥沙(黄色颗粒);三是二次供水问题,如水箱未加盖导致的灰尘、昆虫,或水箱内滋生的生物膜碎片。

肉眼可见物的检测很简单:取500ml水样于透明容器中,在光线充足处观察,若有颗粒物、絮状物或其他异物,即为不符合标准。虽然肉眼可见物不一定直接致病,但会降低公众对水质的信任,且可能是更严重污染的“表象”——比如铁锈多可能意味着管道腐蚀严重,析出铅、镉等重金属。

常规化学指标:pH、硬度与溶解性总固体

常规化学指标是水质的“基础参数”,反映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pH、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DS)等。这些指标虽不直接致病,但影响水的口感、稳定性和管道寿命。

pH值是衡量水酸碱度的指标,GB5749-2022规定范围为6.5-8.5。pH过低(<6.5)会腐蚀金属管道(如铸铁管、镀锌管),导致铁、铅等重金属析出;pH过高(>8.5)会使水有涩味,且可能降低消毒药剂的效果(如游离氯在碱性条件下易转化为次氯酸根,杀菌能力下降)。检测方法用pH计,校准后直接测量水样。

硬度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单位为mg/L(以CaCO3计),标准不超过450mg/L。硬度高的水被称为“硬水”,烧开后会产生水垢(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附着在水壶内壁;口感上会有“发涩”的感觉。长期喝高硬度水可能与泌尿系统结石有关,但目前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饮食、水分摄入等。

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水中溶解的无机物(如盐类)和有机物的总量,单位为mg/L,标准不超过1000mg/L。TDS高的水通常来自地下水(如深层井水),口感发苦或咸,因为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钠、钾、钙)。需要注意的是,TDS高并不等于水质差(比如矿泉水TDS也高),但如果TDS突然升高,可能是水源受污染(如工业废水渗入)。

无机污染物:氟化物、硝酸盐与硫酸盐

无机污染物是化学指标中的“重点防控对象”,多来自地质背景或人类活动,包括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这些物质超过标准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氟化物的标准是1.0mg/L,过量摄入会导致氟斑牙(牙齿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和氟骨症(骨骼变形、疼痛),儿童更敏感(因为牙齿和骨骼正在发育);摄入不足则会增加龋齿风险。氟化物的来源主要是地质因素(如高氟地下水),部分来自工业废水(如磷肥厂排放)。检测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是氟离子与电极表面的氟化镧晶体反应,产生电位变化。

硝酸盐的标准是10mg/L(以N计),过量会导致婴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俗称“蓝婴病”):硝酸盐进入婴儿体内后,被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婴儿皮肤发蓝、呼吸困难。硝酸盐的来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如过量使用氮肥)、生活污水(如化粪池渗漏)。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离子色谱法。

硫酸盐的标准是250mg/L,过量会导致腹泻(因为硫酸盐在肠道内不易吸收,增加渗透压,导致水分滞留),口感上有苦咸味。硫酸盐的来源主要是地质因素(如石膏矿地区的地下水)、工业废水(如硫酸厂排放)。检测方法用重量法或离子色谱法。

重金属指标:铅、镉、砷的风险防控

重金属是化学指标中“最危险的污染物”,具有蓄积性(在体内慢慢积累)、毒性强(低剂量即可致病)的特点,包括铅、镉、砷等。GB5749-2022对这些指标的限值非常严格:铅≤0.01mg/L,镉≤0.005mg/L,砷≤0.01mg/L。

铅的来源主要是管道腐蚀(如老建筑的铅管)、工业废水(如电池厂、电镀厂排放)、含铅涂料的脱落。铅会损害神经系统(尤其是儿童的智力发育)、造血系统和肾脏,儿童血铅浓度超过100μg/L就会影响认知能力。检测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是铅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283.3nm),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镉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如电镀、电池生产)、化肥(如含镉磷肥)。镉会蓄积在肾脏(尤其是肾小管),导致肾功能损害,长期摄入会引起“痛痛病”(骨痛、骨折)。检测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砷的来源主要是地质因素(如砷矿地区的地下水)、农药(如含砷杀虫剂)、工业废水(如冶炼厂排放)。砷是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导致皮肤癌、肺癌、膀胱癌,还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检测方法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或更灵敏的ICP-MS。

有机污染物:耗氧量与挥发性有机物

有机污染物是化学指标中的“隐形威胁”,多来自人类活动(如生活污水、工业排放、农业用药),包括耗氧量(COD Mn)、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这些物质不易被察觉,但长期摄入会增加癌症风险。

耗氧量(又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总量的指标,单位为mg/L,标准不超过3mg/L(特殊情况不超过5mg/L)。耗氧量高说明水中有机物多,可能是生活污水(如粪便、洗涤剂)、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或工业废水(如造纸厂、食品厂排放)。耗氧量虽然不直接代表某一种污染物,但却是“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耗氧量越高,水的“自净能力”越差,越容易滋生微生物。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沸点在50-260℃之间的有机物,包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等。GB5749-2022对每种VOCs都规定了限值(如三氯甲烷≤0.06mg/L,四氯化碳≤0.002mg/L)。VOCs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消毒副产物(如氯消毒时,氯气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二是工业污染(如化工厂泄漏、加油站挥发)。VOCs多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比如苯是一类致癌物,长期吸入会导致白血病;三氯甲烷是可疑致癌物,会损害肝脏和肾脏。

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需要专用仪器:耗氧量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滴定);VOCs用气相色谱法(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原理是将水样中的VOCs分离出来,通过检测器(如电子捕获检测器、质谱仪)定量。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